1月6日,國務院轉發了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發布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通知。《方案》以國辦發2013年的“1號文件”正式轉發,說明綠色建筑已經得到國家層面關注。《方案》主要目標包括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2個部分,將從加大政策激勵,研究制定有利于綠色建筑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土地轉讓、容積率獎勵等8個方面來保證綠色建筑行動防范的落實。
“黨中央、國務院對綠色建筑高度重視。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要求,國家發改委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等認真研究,多次聽取有關部門、地方和專家的意見,反復研究論證,形成了方案。”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中國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馬平對記者表示,國務院辦公廳以今年“1號文件”簽發方案,讓大家看到了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決心。
村鎮綠色建筑依靠小微企業
對新建建筑,《方案》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城鎮新建建筑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準,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2015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的比例達到20%。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提出“十二五”期間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節能改造1.2億平方米,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實施節能示范40萬套;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有改造價值的城鎮居住建筑節能改造。
在方案提出的四點重點任務中,積極推進綠色農房建設位列其中。方案要求各級住房城鄉建設、農業等部門要加強農村村莊建設整體規劃管理,制定村鎮綠色生態發展指導意見,編制農村住宅綠色建設和改造推廣圖集、村鎮綠色建筑技術指南,免費提供技術服務。
“真正的創造力在小微企業,要發揮螞蟻力量。舊建筑改造、農村民房建設,利潤很低,大企業的成本很高,這一塊的綠色建筑不可能靠大企業,只能在鼓勵小微企業上面下功夫。建議國家和政府在財政、稅收等優惠政策方面支持小微企業。”馬平對記者說,不能想象讓一個大城市設計院去設計村、鄉的民居,他們要做就會集中起來改一大片,這樣就把中國農村毀了。
基層政府執行是關鍵
隨著近幾年國家對綠色建筑的重視,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大幅度提高,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均取得了明顯成效。很多省份綠色建筑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時代。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住建廳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該省綠色建筑由2011年的不足3萬平方米增加到14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0倍。
雖然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是城鄉建設模式粗放,能源資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規模輕效率、重外觀輕品質、重建設輕管理;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建筑使用壽命遠低于設計使用年限等。”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