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尚德電力事件終于進入一個預設的邏輯:3月20日,無錫市中法院依據《破產法》裁定,對尚德電力實施破產重整。
由9家債權銀行向法院提交的破產重整申請是尚德電力破產保護的第一步,后續的步驟將陸續就此展開。3月15日,尚德電力一筆5.41億美元債務到期無法償,這也是迄今在美上市企業債務違約的第一例。
筆者認為,破產重整是陷入絕境的尚德電力相對完美的救贖,也是唯一的可選路徑。以目前尚德電力的現實狀況,為最大限度維護債權人利益、維護社會穩定,必須按照市場化原則依法采取措施,對尚德電力實施破產重整。
破產重整將為尚德電力贏得必要的談判時間和空間。通過破產重整,各方應借此整合有效資源、改善運營管理、擺脫經營困境、改組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尋找合適的戰略重組第三方、使企業重生、產業重整。
為了使破產重組能順利推進,包括無錫地方政府、國內外債權人、尚德電力、施正榮以及現有董事會在內,各方都應拋棄固有思維和成見,摒棄爭斗和糾纏,舍棄一些必須舍棄的利益,在法制和市場化的框架下尋求多贏的解決之道。保全無錫地方就業和龐大的光伏產業鏈,保護債權人利益和海外投資人必要的回報都是破產重整所必需統籌考慮的因素。
光伏行業的寒冬正在過去,春天正在走來。對于創造了諸多世界第一,光環滿身的尚德電力走到今天的絕境,各方都應好好反思。除了反思對國際市場判斷失誤、價格戰策略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們更應該反思的是,一個處于“錢景” 行業的領跑企業如何遏制其非理性沖動,以一種穩定的心態持續成長;一個在政商關系復雜的中國大環境下拼搏的企業家如何為企業爭取到長遠的發展機會,而不是只為短時做大做強。
筆者認為,作為企業家,施正榮對尚德電力今天的困局負有責任,但作為光伏科學家,其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開創性貢獻值得肯定。在尚德破產重整中,也應充分考慮施正榮的訴求和意見,而不應該簡單地將他阻擋在自己一手創辦的企業門外。
企業興盛或衰退,股市繁榮或崩潰,一切都周而復始。我們應該要有足夠寬容的心態對待創業者和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