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尚德破產重組案引發國內行業海嘯。歐洲專家認為,歐盟對光伏產品需求已經減少,一旦歐盟開征反傾銷關稅,中國太陽能行業未來將面臨更大挑戰。
宣布破產重整的尚德電力并非退出光伏行業,而是由法院委派管理人接管重整后繼續正常運營。針對尚德案引發的各界嘩然,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里曼(Duncan Freeman) 對記者分析稱:“尚德一案的關鍵在于是完全破產還是破產重整。”
關稅壁壘造成的出口阻滯,加劇了重度依靠出口的中國光伏業的“內憂外患”。自去年9月歐盟宣布對華太陽能組件反傾銷調查,今年2月歐盟又開啟對華太陽能玻璃調查。
從本月6日起,歐盟進口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都必須強行登記。歐盟的反傾銷調查結果最遲將于6月公布。通過此項登記規定,若屆時歐盟決定征收臨時性反傾銷關稅,那中方制造商另將面臨(追溯期為三個月)的追溯性懲罰關稅。
弗里曼坦言,一旦歐盟反傾銷關稅開征,中國太陽能產品出口形勢必將更為艱難。但若談及對中國太陽能產業的長期影響,則“影響可能也會有限,因為歐盟太陽能市場的增長已不像從前,而中國的本土需求很可能增加得更快。”
弗里曼認為:歐洲國家政府削減對光伏行業的補貼,是造成歐洲太陽能市場需求有限的原因之一。以德國為例,默克爾政府2012年下令削減光伏補貼,新政策從去年10月開始執行。雖德國2012年總裝機容量達到7.6吉瓦,超過政府預期目標值的兩倍,其中超過80%的裝機都源于前三個季度。德國太陽能市場很可能因新政策而遭遇需求銳減。
太陽能市場研究分析公司NPD Solarbuzz在本月出臺的Marketbuzz行業展望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太陽能需求預計將達到31吉瓦,同比增長7%;與此同時,中國將首次超過德國成為世界太陽能消費第一大國。
為應對老牌歐洲市場的疲軟,全球的光伏產業進行有效調整將十分必要。NPD Solarbuzz資深分析師巴克(Michael Barker)在報告中指出:“2013年將是又一個轉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