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月6日歐盟開征平均47.6%關稅日期的臨近,中歐雙方相關談判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有消息稱,因在價格方面存在較大分歧,目前談判陷入僵局。這也令中歐光伏磋商的前景難以預料。
中歐光伏談判已經進行了數周。不過,近期傳來的消息是:談判陷入僵局。
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官員表示,歐方若對中國光伏產品開征反傾銷稅,將導致中國方面對歐洲商品反制威脅的提升。
據悉,中歐雙方在價格上仍存在巨大分歧。另一歐盟官員稱,這方面沒有什么靈活性。他表示,無法接受中國提出的最新價格。但中國談判代表團的發言人沒有對此發表評論。
價格分歧令談判裹足不前
據記者了解,中歐雙方正在就一項和解方案進行磋商。根據該方案,中方將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面板、太陽能電池和硅晶圓設定最低價;作為交換條件,歐盟委員會將取消對進口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平均征收47.6%進口關稅的計劃。上個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對中國產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性關稅,這給雙方留出了磋商時間。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位歐盟官員稱,歐委會希望中國光伏能源的最低價要高于當前中國光伏產品在歐洲的平均售價每瓦0.55歐元。這一價格遠低于歐委會上個月提出的可抵消中方傾銷行為給歐洲企業所造成經濟損失的每瓦1.12歐元的估算價格。
一位知情人士稱,目前,中國政府仍堅持中國光伏產品在歐洲的最低售價不高于每瓦0.50歐元。
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徐錚告訴記者:“據我了解,中歐雙方正在進行緊密的談判,有一些明顯的進展。國內的光伏企業和政府是緊密配合的,政府會根據企業能夠承受的價格進行磋商!
記者在阿特斯光伏北京分部經理張騫處得到進一步證實:“談判的主要分歧就是價格,如果門檻太高,中國的光伏產品在歐洲市場就將失去競爭力。但是整個談判過程是保密的,出現討價還價的情況也屬正常。想要達成最終協議,必須滿足雙方的利益需求。我們企業現在只有等待政府磋商的結果,但是誰也不知道結果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