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中國與歐盟達成的光伏產品出口“價格承諾”協議將開始實施。
某光伏企業市場部負責人稱,只把配額量公布給企業,不向社會公布,這就有權力尋租、暗箱操作的空間了。
8月6日,中國與歐盟達成的光伏產品出口“價格承諾”協議將開始實施。昨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機電商會)發布了《對歐盟出口光伏電池產品價格承諾實施辦法》(下稱《辦法》),其中包含了備受關注的光伏“配額”分配標準。
中歐光伏貿易爭端是中歐貿易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摩擦案。8月3日,歐盟委員會(歐委會)發布官方公告稱,決定正式接受機電商會和94家光伏企業的價格承諾申請,該價格承諾定于8月6日生效。從8月6日起,94家承諾企業按照價格承諾協議的要求,對歐盟出口硅片、電池、組件可免征反傾銷稅。其他未承諾企業對歐盟出口上述產品將被征收47.6%(非承諾的應訴企業)或67.9%(非應訴企業)的反傾銷稅。
不過,一家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市場部負責人稱,即使是價格承諾的細則出來了,包括配額確認了,也不是8月6日一到,國內這94家光伏企業就立刻像開閘放水一樣,光伏組件嘩的一下涌向歐洲,“價格提升后,我們肯定要出新銷售方案,然后看看歐洲客戶的接受情況怎么樣。談判、擬合同,這些都要時間。我們估計三季度會比較冷,四季度才能逐步恢復。”
可以確定的是,在限制了最低輸歐價格后,只有大型光伏企業才能承受價格提升所帶來的沖擊,這將加速國內光伏企業的整合。在8月2日大同2013中國國際太陽能高峰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稱,“我們的企業太多,我們有幾百家光伏制造企業,這個是不需要的,有五六家也就夠了。”
60%配額 按歷史數據分配
7月底,機電商會發布的聲明是95家光伏企業參與了價格承諾談判。不過,機電商會昨日公布的名單顯示,最終少了一家企業,這家企業是江蘇的歐貝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配額的“蛋糕”怎么切分的問題,一直是國內光伏企業關注的焦點。而根據歐盟有關法律規定,為了防止人為操控市場價格的行為,中歐雙方將不會公布最低限價和出口年限額的具體數字。機電商會昨日發布的《辦法》,只是公布了配額的大致百分比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