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紐交所上市的晶科能源公布Q2財報顯示,凈利潤為4900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3.1億元人民幣的虧損相比,大漲約115.8%。而記者昨日(8月15日)從多家光伏企業獲悉,今年以來,尤其是第二季度光伏企業已逐漸開始減虧,業績好于去年同期。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光伏前景并非樂觀。雖然大部分企業免于征收反傾銷稅,但中歐達成的“價格承諾”協議所定的0.56歐元/瓦價格,與其他地區相比完全不具有競爭力,由此可能令銷量受影響。此外,國內陸續出臺的光伏政策目前來看,還無法看到對光伏企業有實質性的幫助。
上半年虧損面減小
晶科能源8月14日發布Q2財報顯示,該季度總收入為17.6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51.7%,同比增長42.6%;毛利潤率為17.7%,而2012年同期為8.4%;凈利潤為4900萬元人民幣,與2012年同期的凈損失3.105億元人民幣相比,增幅達115.8%。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多家光伏企業2013年上半年業績均明顯好轉。
天合光能日前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Q2出貨630兆~660兆瓦,較之前500兆~530兆瓦的預計提升;預計毛利率在11%~12%,比之前的預計也有所提升。昱輝陽光此前也公告上調Q2的出貨量、營收以及毛利率預期。
A股上市公司航天機電不久前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稱,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6億元左右,較去年同期虧損3.02億元增加約4.7億元。
“過去幾個季度以來,晶科能源已快速應對了市場諸多根本性轉變,現在我們相信已經做好充分準備,順應更為有利的產業形勢”,晶科能源首席執行官陳康平表示,“雖然平均銷售價格繼續趨于穩定,但隨著需求量逐漸與供應量保持一致,光伏產業已開始進行整合。”
更有行業研究員表示,2013年上半年光伏行業過剩產能的淘汰整合初見成效,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光伏行業的基本面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