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受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等因素共同作用,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形勢比2012年同期有所改善,行業運行總體情況趨穩,多晶硅產量逐月回升,部分電池企業經營狀況有所好轉,國內光伏市場穩步擴大。
一、生產制造環節
(一)多晶硅總量同比略有下滑,但發展形勢向好。上半年我國在產多晶硅產能約9萬噸,占全球約20.5%;產量3.1萬噸,同比下降25%,占全球約27%。產量逐漸回升,從1月份的3600噸增至6月份的6500噸,少數已停產骨干企業正計劃復產。
進口量仍居高位,全年進口量有望減少。上半年我國進口多晶硅3.9萬噸,同比持平,主要來自美、韓、德等國,進口占比分別為33%、29%和24%。隨著我國對美、韓等國多晶硅“雙反”措施的陸續實施,全年多晶硅進口量有望減少,預計在6-8萬噸之間。
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產業布局漸趨合理。上半年我國在產多晶硅企業僅8家,其中江蘇中能產量2.2萬噸,約占全國的71%,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近 80%多晶硅企業停產,部分停產時間過長、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將逐漸被市場淘汰;受產品價格壓力影響,部分能源資源豐富、電力成本低的地區(如新疆、內蒙等)逐漸成為多晶硅產業轉移重要方向。
(二)電池組件生產規模保持平穩,出口漸呈多元化。上半年我國電池組件產能超過40GW,占全球約67%;產量約11.5GW,占全球約67.5%,同比持平。出口量約7.5GW,出口額近50億美元,同比下降37%。歐洲仍是主要出口地,但占比已由去年同期的近70%下降至約50%,日、美、印等國出口占比不斷增大。
組件價格緩步上升,生產成本持續下降。與國際價格趨勢相同,國內的多晶硅電池組件價格從2013年初的近4元/瓦上升至目前的4.3元/瓦。生產成本不斷下降,行業主流生產成本下降至0.6美元/瓦以下,部分骨干企業已近0.5美元/瓦,年底有望降至0.5美元/瓦以下。
重點企業出貨量持續增大,產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骨干電池組件企業出貨量同比均不同程度增長,市場優勢不斷增強,上半年我國前7位組件廠商出貨量已超5GW,約占全國總產量45%。同時產業整合也在加速進行,無錫尚德、恒基光伏等相繼破產重組,產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