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非光伏企業來說,尚德最大的優勢是品牌。但是不客氣地說,沒有光伏企業會對尚德感興趣。尚德除了品牌,什么都不值錢。
今年3月,光伏巨頭尚德宣布破產,5個月過去了,圍繞誰將接盤尚德的消息不斷更新。有報道稱,有4家企業有意接手尚德:天合光能、英利集團、北京普天以及中國西電。事實是否如此?本報記者聯系了上述企業,但得到的回復卻似是而非。
據無錫日報消息,8月7日獲悉,有意接盤尚德的四家企業分別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保定英利集團、北京普天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西安一家電力公司,均為電力行業巨頭。這四家企業之后將全面摸清尚德情況,最后做出投資決定和方案。
據悉,無錫官方對尚德接盤者設定了如下條件:總資產規模不低于50億元,凈資產不低于20億元,注冊資本不低于1億元,可動用資金不少于5000萬元。同時要求投資者擁有光伏行業的經營和管理經驗,并表示接受投資者組成聯合體參與投資。
天合光能和英利是光伏行業的領頭羊,他們出現在這個名單上似乎并不讓人吃驚。但這兩家企業公關關系部門的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對這個問題均表示回避:“不能確認這個信息,沒有相關消息披露!
記者隨即聯系另一家企業,北京普天。沒想到頗費了一番周折。無錫日報稱北京普天為北京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但是,天合光能的相關負責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沒聽說過這家公司。北京普天是何方神圣?記者詢問光伏行業研究人士,對方也說不了解這家公司。
記者查閱了一番資料,排除了多家帶有“北京普天”字樣的公司后,最后一家名為北京普天海油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浮出水面。資料顯示,該公司于2009年由中國普天和中海油兩大央企各出資50億元聯合成立, 專門從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運營服務。中國普天是以信息通信產品制造、貿易、相關技術研究和服務為主業的央企,目前擁有5家上市公司,凈資產超過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