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光伏企業來說,最看重的就是電網每個月的補貼能否到位。如果這個做到了,整個產業鏈是一大利好。盈利模型能做得更準確,整個產業也就起來了
光伏業期盼已久的補貼政策終于出臺。8月30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發布《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補貼被定為0.42元/千瓦時,地面電站根據所在區域不同,電價分為0.9、0、95和1.0元/千瓦時三檔。
0.42元/千瓦時的補助標準,相比3月征求意見稿中的0.35元/千瓦時,提升了20%;區域標桿電價中最低一檔的0.9元/千瓦時也相比征求意見中的0.75元/千瓦時提升12%。
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政策無疑是光伏業內最期盼的政策,補貼幅度也比此前業內期待的價格更高,將對中國光伏行業產生重大的促進作用。
分布式發電補貼0.42元/千瓦時
一套20千瓦的系統,以0.42元/千瓦時的分布式電價補貼,約5.5-6年能收回投資成本,未來的20多年,將都是純收益
今年7月,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2013到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GW(1GW=1000MW,1MW=1000KW)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GW。由于外部市場受到嚴重打擊,光伏業對國內市場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