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7年西歐六國簽署《羅馬條約》,全面啟動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以來,隨著歐洲各國經濟不斷融合,以及多邊經濟協調機制的不斷完善,目前,歐盟已經成為一個擁有27個成員國的大型區域一體化組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實體。
能源一體化是歐盟一體化的早期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50年代,煤鋼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的建立構建了歐共體成員國初步的能源合作框架。到上世紀70年代,石油大量進口取代煤炭成為主要能源。1973年的世界石油危機促使歐共體國家著手推進能源一體化和市場自由化,制定并實施了統一對外石油政策。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隨著煤炭、原子能、石油等領域合作程度的不斷提高,電力和天然氣逐漸成為歐洲能源一體化的焦點問題,1993年,歐盟提出建立統一電力市場的目標,并于1996年和2003年先后頒布“96法令”和“03法令”,要求各國實施電力市場化改革。2009年,歐盟各國一致同意開放本國能源市場;2011年,歐盟領導人明確提出2014年之前建成歐盟內部統一能源市場的目標,統一能源市場建設進一步深化。
經過20多年的建設,目前歐盟統一電力市場已取得積極進展,但同時也受到一些現實因素的制約。歐盟電網的覆蓋范圍和市場規模與我國具有一定可比性,我國與歐盟的能源資源分布和配置需求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通過對歐盟統一市場建設的經驗進行總結與分析,將對我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提供寶貴的借鑒意義。
經濟一體化的必然結果
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是歐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和內在需求。在歐盟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強的大背景下,加速構建統一電力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促使電能、人員、資本、服務在歐盟范圍內自由流通,能夠保障歐盟經濟融合協調發展、提升整體效益。
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是發揮成員國資源互補優勢,降低對外能源依存度,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需要。由于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相對匱乏,歐盟能源供應進口依賴度高(53.8%),還面臨著地緣政治復雜多變、價格不斷上漲等挑戰。統一電力市場建設能夠加強內部資源整合,形成成員國之間優勢互補、有效調配資源的市場機制,增強各國能源安全、促進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
統一電力市場建設能夠促進清潔能源大范圍消納,有助于歐盟實現低碳發展目標。通過統一電力市場建設,能夠更好地發揮歐盟互聯大電網錯峰避峰、水火互濟、跨流域補償、減少備用等綜合效益,促進北歐水電、北海風電、南歐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保障歐盟2020年溫室氣體比1990年減少20%、2050年減少80%〜95%戰略目標的實現。
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做法與進展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推進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歐盟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