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已經成為一門大生意。
7月10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今年上半年空氣質量報告,稱上半年北京的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超一成,卻仍不足以回應市民對潔凈空氣的高漲呼聲。
未來5年,北京市政府將統籌478億元,專項用于相關領域防止大氣污染,但“燒錢”治污能否換來藍天白云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正是這一困境,促使了高新科技和污染治理前所未有的高度結合。日前,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公司IBM宣布將整合全球實驗室的研發力量,推出一項“綠色地平線”(Green Horizon)計劃,旨在推動中國實現環境治理和能源消費結構轉型,而近年深受霧霾影響的北京則成為該計劃的第一站。
不過利用新技術治污或者只是一種憧憬。IBM推出“綠色地平線”計劃的消息一經傳出后即遭到不少質疑,有網友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政府是否愿意放棄經濟利益換取藍天白云,所謂建立氣候模型精準化治污只不過是噱頭。
而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亦指出,云計算等服務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在推進治理污染的過程中又變相產生新污染,實際上可能是得不償失。
不過,目前“云概念”方興未艾,從長遠角度看,云計算等新技術在治污領域上依然大有作為。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看好未來云計算治污的前景,所以利用云計算、大數據治污是否有效,仍有待時間驗證。
新技術成治霾利器
7月7日,IBM宣布將整合全球實驗室的研發力量,推出一項名為“綠色地平線”的計劃,以支持中國實現環境治理和能源轉型,從而提升民眾健康保障,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根據該計劃的介紹,“綠色地平線”將利用IBM認知計算、大數據分析以及物聯網技術的優勢,分析空氣監測站和氣象衛星傳送的實時數據流,憑借自學習能力和超級計算處理能力,提供未來72小時的高精度空氣質量預報,實現對北京地區的污染物來源和分布狀況的實時監測。
此外,該計劃將由IBM中國研究院牽頭,整合IBM全球12家研究院最為優質的技術資源力助中國的大氣污染物理。如此龐大陣容,足見此次合作雙方的重視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綠色地平線”實際上是北京市政府與IBM的“再續前緣”。早在2007年,為滿足2008年奧運會在精細化天氣預報方面的要求,北京市氣象局就引進IBM的高性能計算機以建立支撐整個奧運氣象的預報系統。
作者:陸一夫 來源: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