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 日,廣東試點以98.9%的企業履約率完成了首年履約。在經歷了一次延期之后,最終182家企業在配額注冊登記系統提交配額完成履約,18家企業符合要求轉為報告企業,剩余2家企業沒有完成履約,配額履約率達到99.97%。
廣東是目前僅有的要求企業有償獲得部分配額的試點。作為檢驗企業對有償配額接受度以及一級市場發放運行機制的唯一試點,廣東碳市場的運行既為碳市場建設提供了多樣性經驗,也面臨著首推有償配額帶來的重重考驗。
“希望政府少收點錢,多做點事兒,在改進技術和先進設備方面能提供支持,在資金和技術上支持企業就好了。”一家廣東被納入石化企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廣東省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處副處長陳毅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此前有償發放所得收入目前正在財政廳進行對接,之后會盡快推出節能減排專項支持資金的指南,告訴企業哪些項目可以申請、具體如何操作等,通過專項資金的方式將這筆收入反饋到企業節能減排上。
同時,廣東也在對過去一年的拍賣制度進行評估和討論,提出了取消強制競買、調整底價設置、改變有償比例等多項優化措施,新一年的配額分配方案將在8月1日前后推出。
即將優化拍賣制度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即將發布的新一年配額分配方案目前仍在進行最后的討論,將會對拍賣及分配制度做出較大優化,引入多種靈活模式,也借鑒了其他試點的成功經驗。
首先,配額總量相較去年將有所上漲,主要是因為增加了部分新建項目企業。去年中,部分新建項目完工,于是這些企業加了進來就導致總量變大,同時企業數量也會增加。
此前,廣東已明確表示將納入紡織、建筑、交通等7個新行業,目前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歷史數據的收集和分配方法制定等。預計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納入新行業企業。
其次,拍賣底價的設置也將有所調整。新的方案將不會沿用過去60元的價格,但最終方案仍未決定。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拍賣底價設置方案中,有過底價和二級市場掛鉤的想法,但是最后可能仍會調整。考慮到底價在一級市場能夠展現政府的判斷和對節能減排的引導等,因此仍有可能采用固定底價的方式,但價格將低于60元。
同時,部分行業的有償配額系數將有所上升,比如電力行業可能上升至5%。但最重要的是,在新的方案中將不再要求企業必須通過競價方式購買有償配額。按照目前設計,企業將先獲得97%(電力行業95%)的免費配額,然后由企業自行決定何時購買,如何購買,買多少。企業可以通過一級市場,也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購買,還可以通過自身節能減排節約配額,在最后履約時足額上交就可以。
此外,投資機構也有望進入到一級市場的競價發放中來,直接獲得入場籌碼。
目前,拍賣次數基本固定為每年四次,同時考慮采取每次拍賣沒有發放完的配額將予以注銷的辦法,不再留到下次再賣,這樣也可以相對偏緊的發放、收緊總量。
作者:張晴 危昱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