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光熱發電項目鄂爾多斯50MW工程將于8月招標。”近日,國家“973”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專家組組長王志峰透露。
這將是國內最大規模的光熱發電項目招標,據悉,皇明太陽能將參與該項目核心組件的競標。
“不會再是以價低者得,而是要權衡材料的性能與穩定性,因為光熱發電主要的投入是前期核心部件成本,如果材料很差其報價是可以很低,但是后期容易出很多問題。”王志峰表示。
國內有專家認為,光熱未來潛力或更大,因為其核心技術等國內都具備,也面臨著更快的成本下降速度,生產過程中能耗與污染也很少,但以光熱與光伏相比較,目前光熱發電的高成本仍然是困擾其發展的一個難題。
不過,王志峰認為長遠來看光熱發電更具備優勢,但這仍需視二者未來技術發展速度而定。
唯一競標者
皇明太陽能集團一直是以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商的面目出現,但這一次,他們要參與太陽能光熱發電的核心組件材料競標。
“核心組件材料會占總成本的60%。”皇明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部長熊勇剛對記者表示。
而在此之前,皇明即參與了亞洲首個兆瓦級塔式光熱發電項目的建設,該項目位于北京延慶,因為延慶的風沙較大,容易使得一般供應商的反射鏡偏移,從而達不到聚熱的效果。
“這個項目皇明開發出了獨有的定日鏡技術,使得該難題得到解除,因此只有皇明一家參與了競標。”王志峰介紹。
而皇明將參與鄂爾多斯競標的核心組件為鍍膜鋼管,這一組件是四大光熱發電模式之一的菲涅爾式發電及槽式發電技術中的核心組件產品,已經與德國Novatec進行了實際的應用。
2009年一期工程時德國Novatec公司曾采用皇明的鍍膜鋼管材料,后來經過實際應用與測試發現效果很好,衰減率很低。
“目前皇明太陽能菲涅爾式核心組件是世界上唯一在空氣中經過長時間穩定運營的核心材料組件。”德國Novatec公司Klaus博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德國Novatec公司是一家太陽能熱發電建設的公司,其于西班牙正在建設30MW的菲涅爾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目前其核心組件即是全部采購皇明集團,核心組件長度達25公里長。
“未來皇明熱發電領域的定位是核心部件供應商。”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表示。
成本困擾
相比目前國內光伏產業的問題,如核心技術與原材料不在國內、生產過程高能耗高污染等,光熱發電具有“國內有核心的技術、生產材料主要需要玻璃與鋼材”的特點。因此,中國發展光熱產業具有很大優勢。
因為核心技術的優勢,使得德國NOvatec選擇與皇明進行合作,而合作建設的光熱發電站位于西班牙,“目前電站是盈利。”Klaus博士介紹。
光熱發電在西班牙能盈利并且迅速發展與其具體國情背景有關,“在西班牙,當原油成本低于45美元時,我們的發電站就沒有利潤可言,但是如果原油成本高于45美元,我們就是盈利的”,Klaus博士對本報介紹,因為其國內電價是與原油價格相掛鉤。
而國際的原油價格一直都持續在高位徘徊,因此其熱發電模式能較好地生存。
但是,在國內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因為長期煤電價格一直較低,因此在國內太陽能熱發電沒有電價補貼就難以發展,目前的鄂爾多斯招標的價格也會是補貼后的電價。
另外,目前光熱發電的有力競爭對手是光伏發電,主要因為價格原因。
近日皇明太陽能在自己的廠房頂上開工興建一座菲涅爾式熱發電站,“目前皇明自建的2.5MW的菲涅爾式熱發電站估計電價會在1.6元左右。”熊勇剛表示。
但是,目前太陽能熱發電的價格仍然無法與光伏相比,更無法與煤電價格相提并論,要大力發展仍有障礙。
長城證券認為,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都會顯著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使光熱發電與傳統的發電方式成本相比具有競爭力。預計到2015年,光熱發電的電力成本將達到每千瓦時0.08-0.11美元,到2020年低于每千瓦時0.07美元。
但上述估計都是建立在以往技術突破的基礎之上,雖然王志峰認為光熱的前景會更好,但業內也同時認為,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未來誰占主流要視二者未來成本下降的情況,而短期內,光熱或許難以挑戰光伏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