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4日召開現場交流會,提出進一步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記者近日在南通、無錫兩個國家首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園區采訪發現,政府和企業都能充分認識到這一布局的重要意義,但推進過程中仍存多重障礙致進展不及預期。相關人士建議進一步提高準入門檻、優化融資平臺、強化電網支撐,讓示范區的經驗擴散出去成“星火燎原”。此外還可與新型城鎮化規劃相結合,實現西部大型電站和中東部分布式發電的齊頭并進。
“難以盈利”仍是示范區最大掣肘
與大型電站相比,分布式光伏實現了每座建筑、每片適宜的土地都能分散生產、就地使用,尤其適合土地資源受限、電價相對較高、工業規模更大的中東部地區,不僅能夠改善能源結構,也將成為我國光伏行業新的增長點。2013年8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確定第一批18個示范園區。
作為首批試點之一,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由中天光伏技術有限公司實施。記者采訪了解到,該公司已在工業廠房、辦公大樓、公用建筑屋面建設光伏發電示范系統,截至目前累計裝機11.65兆瓦。從項目簽訂情況看,2014年底將完成80兆瓦總裝機容量,2015年完成150兆瓦示范項目建設。
“我們的進度慢于預期,但在18個園區里算好的,上半年相關部門抽查時,一些園區交了‘零分’。”南通市發改委能源交通處處長孫星說,南通150兆瓦的規模在各地示范區里算大的,推進過程中遭遇的最大掣肘依然是“難以盈利”。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