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能源凈進口國,APEC成員國約占全球60%的能源需求,且需求在不斷上升,亞太地區的能源安全關乎全球,因此共建亞太能源安全新體系勢在必行。在國際合作框架中,各國合作的首要目標就是中國,中國在國內力推的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發展也將起到一種表率作用。 昨日在京召開的2014年
作為能源凈進口國,APEC成員國約占全球60%的能源需求,且需求在不斷上升,亞太地區的能源安全關乎全球,因此共建亞太能源安全新體系勢在必行。在國際合作框架中,各國合作的首要目標就是中國,中國在國內力推的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發展也將起到一種表率作用。
昨日在京召開的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能源部長會議上,各經濟體達成共識,共同構建亞太能源安全新體系,繼續加強油氣、可再生能源多領域的開放合作,以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能源供應多元化。專家分析,中國正在力推能源革命以及可再生能源發展,這一目標與共同構建更透明的亞太能源市場一脈相承。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指出,面對嚴峻的能源安全和生態環境挑戰,亞太地區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探索多元、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深入開展能源開發領域的協商和合作。中國要大力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構建多元的市場主體結構,建立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能源價格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要大力推動能源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上證報記者,APEC會議定期舉行,每年討論的議題都是當前熱點。今年以可持續能源、油氣等為主題,說明這些領域近期較受關注。各國在能源安全等領域達成了共識,統一立場,有合作意愿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單邊或多邊談判,鞏固合作。
“把能源環境作為主要議題,在APEC成員國中,不管從體量、能源消耗還是風電、
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產業規模來說,中國的影響都是第一位的,不過同時節能減排和能源對外依存度的壓力也最大。”林伯強說。因此,國際合作框架中,各國合作的首要目標就是中國,中國在國內力推的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發展都是一種表率作用。
本次會議以“攜手通向未來的亞太可持續能源發展之路”為主題,旨在加強亞太地區能源合作,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進一步維護能源安全。
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表示,APEC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機制,能源生產總量占世界的55%,能源消費總量占世界的60%。隨著亞太經濟發展,如何保障亞太地區能源供需安全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挑戰。
吳新雄呼吁,
共建亞太能源安全新體系,維護能源供應多元化和能源供應安全,推動能源價格平穩機制,建立公平開放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在低碳城鎮、智慧社區、可再生能源、非常規油氣、潔凈煤技術等領域務實加強優勢合作。 會議通過的《北京宣言》也顯示,APEC各經濟體承諾將繼續強化ESCI協議(智能能源社區倡議),繼續加強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放,逐步提升油氣供應能力;會議重申了未來亞太地區液化天然氣的重要性;以及清潔能源供應的重要性,會議承諾,2030年APEC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地區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要實現這一目標,促進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開展全面深入合作,消除貿易保護和限制措施。為此加強石油天然氣輸送管網、液化天然氣終端、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及協同運行。
作者:姜隅瓊 來源:中國證券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