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能源系統已經歷了廠網分離、輸配分離、配售分離以及電力交易市場化多年,積累了能源領域眾多的成功經驗。其中,新能源發電量已經占到總發電量的30%以上,90%以上又是直接并入配電網(在德國一般是10kV和20kV)。由此,所謂的分布式發電在德國已經實實在在的推廣應用了。以德國的智能配電網發展作
德國的能源系統已經歷了廠網分離、輸配分離、配售分離以及電力交易市場化多年,積累了能源領域眾多的成功經驗。其中,新能源發電量已經占到總發電量的30%以上,90%以上又是直接并入配電網(在德國一般是10kV和20kV)。由此,所謂的分布式發電在德國已經實實在在的推廣應用了。以德國的智能配電網發展作為案例可以指引未來技術方向。
說到新能源,廣大受眾的第一印象會是“波動的”能源:依靠老天吃飯而“不可控”。如果大力發展分布式新能源,是否會出現電源波動的問題?是否會影響用電質量?實際上,新能源帶來的問題還并不止這些。電流將打破傳統概念而從低壓向高壓流動,產生逆向潮流問題進而影響局部電壓,由于短路電流提供不足產生保護設備重新設計問題,用戶側最關注的電能質量和電網側關注的功率因數的問題也會出現。新能源并網裝置,即電力電子器件的發展已經有較好的發展,如光伏逆變器的能量轉換效率最高可達到98%以上,基于這方面的技術發展將逐漸地不再給產業升級造成瓶頸。由于所產生的問題多是系統問題,若想發展大規模分布式并網,需要在系統,即配電網中解決,這正是多個國家提倡的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配電網。
未來智能配電網的發展方向不外乎將在節能、安全性和經濟性這三個元素之間尋找平衡,在電力行業中,可以解讀為節能降損、提高供電安全性和減少電網建設整體投資。結合需求側管理技術和應用的智能配電網可以使大規模新能源并網的經濟性最優化,充分利用有限的電網傳輸容量,并且保證高質量的電能供應。實現這一目標還主要依靠傳統的三種技術,即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技術。對于配電網運營商(DSO)而言,將更需要了解前沿的技術趨勢和相對應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即所謂的總體效率。具體哪些技術今天已經存在,其中哪些可以作為解決以上問題的萬能鑰匙是我們不斷關注的重點。
作者:范征 來源:財新網-無所不能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