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政府推動光伏應用的政策陸續出臺,中國光伏電站開發的大幕正徐徐開啟。2013年,中國新增并網光伏發電裝機達12.9GW,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應用市場。 然而,一座座光伏電站拔地而起的同時,組件的質量問題正逐漸浮出水面。第三方檢測機構北京鑒
隨著中國政府推動光伏應用的政策陸續出臺,中國光伏電站開發的大幕正徐徐開啟。2013年,中國新增并網光伏發電裝機達12.9GW,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應用市場。
然而,一座座光伏電站拔地而起的同時,組件的質量問題正逐漸浮出水面。第三方檢測機構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8月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在對國內32個省市,容量3.3GW的425個包括大型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所用設備檢測發現,光伏組件主要存在熱斑、隱裂、功率衰減等問題”。
供應鏈把關的失控,是組件質量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在前些年組件產能過剩、降低成本惡性競爭的壓力之下,一些未經長期實績驗證的材料進入了部分組件廠商的采購清單。在所有組件所需要的材料中,背板并不是組件最主要的成本結構,但其對電站收益率的影響則不容小覷。
光伏電站質量問題陸續浮現
此前,鑒衡的一份報告已經為光伏電站行業敲響了質量警鐘。
比如,根據鑒衡對新疆某8MW光伏電站的抽檢中發現,3178塊光伏組件中紅外成像抽檢2,856塊,其中19%存在虛焊熱斑效應;青海某50MW光伏電站,抽檢44,080塊光伏組件,發現29%光伏組件出現明顯蠕蟲紋隱裂;某國內知名組件廠生產的1.6MW組件到貨驗收中,抽檢中發現10%組件外觀故障,20%存在隱裂故障;甘肅某10MW光伏電站,抽檢發現高達58%的光伏組件出現功率明顯衰減。通常而言,組件的光電轉化率年均衰減應該控制在0.8%以內,然而前述光伏組件的表現已經遠遠超出了這一范圍。
作者: 來源:今晚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