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往往意味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 1859年,美國人埃德溫·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打出了第一口工業油井,現代石油工業由此崛起,鯨油照明時代隨之黯然落幕。 150多年后,得益于技術的進步,美國掀起了勘探頁巖油氣資源的熱潮,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往往意味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
1859年,美國人埃德溫·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打出了第一口工業油井,現代石油工業由此崛起,鯨油照明時代隨之黯然落幕。
150多年后,得益于技術的進步,美國掀起了勘探頁巖油氣資源的熱潮,頁巖油產量的大幅飆升,被視為導致近期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的“罪魁禍首”。
回溯大宗商品的歷史進程,正如煤炭的大規模利用使得木炭價格一落千丈一樣,黑金時代的到來結束了鯨油價格的瘋狂上漲,塑料制品、光導纖維等替代品的大量涌現,終結了銅、錫等稀缺金屬的過于昂貴。
今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源源不斷的頁巖油流向市場,國際基準原油價格在4個月內急速下跌20%左右,WTI原油失守每桶80美元,震驚全球市場。一時間,“石油失寵”、“石油新秩序誕生”、“原油的年代就要終結”等輿論甚囂塵上,甚至有業內人士興奮地表示,“感謝頁巖氣革命,OPEC已成為了一只紙老虎!
毫無疑問,這場靜悄悄的“頁巖革命”,正在悄悄改變全球的能源和經濟版圖,但“頁巖革命”的興起是否會導致石油時代的終結?對此業內人士眾說紛紜,更多專家傾向于認為,頁巖油尚未強大到沖擊世界石油市場和左右油價的程度,不過隨著更多替代品的迅猛發展,核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異軍突起,化石能源的冰山一角已經開始有了崩坍的跡象。這一輪油價大跌,或將成為高油價時代結束的先聲。
如《石油枯竭的后天》一書作者劉鋒所言,“當一種能源被另一種新能源替代前,價格往往是極其敏感的信號,舊能源的價格一般會出現劇烈波動的過程,這是價值規律起作用的自然結果,通?煽醋魇悄茉刺娲M程的先兆!
鯨油時代黯然落幕 1931年,美國經濟學家哈羅德·霍特林在其經典的《可枯竭資源經濟學》一文提出了著名的“霍特林原理”。該理論認為,當不可再生資源的價格上升至一定水平時,必然會刺激相關替代品的開發與生產,其價格會因替代品的大量生產而下降,甚至低于原來的價格水平。
石油時代的出現,鯨油時代的終結,恰恰印證了這一理論。
19世紀初期,在歐美進行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時期,人們普遍使用鯨油作為家庭照明能源,尤其是抹香鯨油,這種從抹香鯨的鯨類腦部提取的油脂,因品質較佳占據著大量的市場份額,深受廣大民眾歡迎。
在鼎盛時期,美國有近一半的漁船從事捕鯨業,從而支撐著對鯨油燃料的龐大需求。然而,隨著捕鯨行業飽和,鯨魚數量下降,鯨油油料供應吃緊困境開始凸顯,稍微有一些風吹草動,鯨油價格上就出現一日三價。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成為美國鯨油價格瘋漲的催化劑。以上品的抹香鯨油為例,其價格從戰前1860年的80-90美分/加侖瘋漲至1866年的2.5-3美元/加侖,美國一些遠離海岸的內陸地區的抹香鯨油價格甚至漲到3.5-4美元/加侖。美國民眾發現,晚間在油燈下閱覽書籍竟然成了一種奢侈的生活。
鯨油價格的過于昂貴,照明需求的逐步擴大,迫使人們不得不轉而尋找抹香鯨油的替代品。1859年8月27日,埃德溫·德雷克開鉆的第一口油井大獲成功,隨著油液源源不斷地噴涌而出,石油工業拉開了歷史大幕,這也意味著,鯨油照明的時代將隨之退場。
據了解,德雷克這口油井的最初產量是每天35桶,并以每桶40美元的天價出售,這相當于今天的六七百美元。而當從石油中提煉的煤油逐步成為主要的照明油料后,抹香鯨油的價格便大幅回落,從最高的3美元/加侖一直降到最低40美分/加侖,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抹香鯨油的價格事實上已經低于1820年的水平。
“黑金熱”開始沸騰后,石油生產飛速發展,無比壯麗的世界現代石油工業拉開大幕,然而,“正如一個新產業的興起必然導致傳統產業的沒落那樣,到了20世紀初,抹香鯨油除了作為潤滑油繼續使用外,傳統的鯨油照明產業已基本消失,煤油照明、電力照明開始大行其道!眲h表示。
作者:王姣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