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海外“雙反”沖擊的國內光伏業,在國內多重政策扶持下,開始由冷轉熱,成了業外資本追逐的香餑餑。今年,包括房地產、物業投資、高速公路等各路業外資本紛紛投入巨資加碼光伏電站,有企業甚至豪擲近千億元。不過在業界看來,“錢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其中就包括并網難的桎梏。尤其光伏業
經歷過海外“雙反”沖擊的國內光伏業,在國內多重政策扶持下,開始由冷轉熱,成了業外資本追逐的香餑餑。今年,包括房地產、物業投資、高速公路等各路業外資本紛紛投入巨資加碼光伏電站,有企業甚至豪擲近千億元。不過在業界看來,“錢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其中就包括并網難的桎梏。尤其光伏業過于依賴政策,這也給眾企業投資埋下了較大風險。
各路資本逐食光伏業 今年以來,在多產業布局上動作較為密集的企業莫過于恒大集團,如今備受政策支持的光伏業自然也成其一大目標。繼礦泉水、糧油、足球、文化后,恒大在9月宣布,與張家口市政府簽署太陽能光伏發電重大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擬約900億元投建中國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規模達到920萬千瓦。
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資料,截至2013年底,全國22個主要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累計并網741個大型光伏發電項目。恒大項目超過了排名前兩位省份的累計裝機總量。不僅如此,恒大還通過買殼打通融資通道,足見該公司在光伏發展的野心。
另一個頗受關注的押寶光伏產業的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史玉柱,動作同樣較多。悄然設立了一個名為綠巨人的公司,重點投資光伏業,業界普遍認為,其規模在40億元左右。“史大嘴今天開始上課學習清潔能源,爭取3個月拿到碩士學位。”史玉柱10月20日發的一條微博更凸顯了其加碼光伏的決心。
不僅是這些近期熱情于多元化發展的大咖。江山控股日前發布公告稱,于11月28日訂立框架協議開發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項目。這家以制造及銷售仿真植物、物業投資為主的香港上市公司,2014年3月投資進入太陽能發電領域。另一家華北高速(000916)近期收購光伏企業、建設光伏項目的動作也非常頻繁。根據該公司最近的公告,控股子公司國電科左后旗光伏發電有限公司投資科左后旗光伏電站二期20MW建設項目,總投資1.84億元。
作者:馬駿昊 來源:北京商報記者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