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產業興起于較為發達的歐洲。由于當年較高的發電成本,光伏發電一直被認為是發達國家或“有錢人”才用得起的能源,國內早期部分熱衷光伏的人也常被稱為“發燒友”。但隨著光伏產業化進程的加快,生產成本急速的下降,這一認識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清潔能源正在穩步走入家庭,國內實現光伏
全球光伏產業興起于較為發達的歐洲。由于當年較高的發電成本,光伏發電一直被認為是發達國家或“有錢人”才用得起的能源,國內早期部分熱衷光伏的人也常被稱為“發燒友”。但隨著光伏產業化進程的加快,生產成本急速的下降,這一認識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清潔能源正在穩步走入家庭,國內實現光伏消費端平價上網指日可待。
10月份,在國家出臺的“光伏扶貧”政策的推動下,部分貧困縣的家庭已領先普通民眾,享受到了這一清潔能源。地方政府通過“光伏扶貧”,幫助貧困戶開發屋頂光伏電站!肮夥鲐殹彪娬静粌H可滿足貧困家庭自用,還可通過向電網售電獲得相應收入。目前,這一國內獨創、立足“扶貧”光伏電站的開發模式,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反響。
“
光伏扶貧”初見成效 在打造“光伏扶貧”試點示范項目上,有意打造“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的合肥市已走在其他城市前面。早在2013年,合肥就制定了清晰的“光伏扶貧”目標:即通過5年時間,到2018年完成對1000戶貧困家庭的“光伏扶貧”工作。
今年11月,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了解到,2013年,合肥已投入300萬元“光伏扶貧”款,為105戶貧困家庭安裝了3kw/戶的光伏發電設備。首批受益的105戶家庭全部拿到了3個月的售電收入,每月平均200多元以上,全年累計收入超過2500元。
合肥市發改委副主任沈業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合肥市“光伏扶貧”效果很好。2014年,合肥市“光伏扶貧”資金比2013年翻了一番,計劃投資600萬元扶持200戶貧困家庭;與此同時,在“光伏扶貧”政策實施6年的時間內(即2014年-2020年),合肥市將完成1000戶貧困家庭的“光伏扶貧”工作。
“實實在在的收入讓貧困家庭享受到了實惠,也吸引了其他村民的羨慕。”在考察現場,記者了解到,首批捐助對象的遴選均由村民公開、公正、透明的投票選出最需要幫助的村民。由于示范作用明顯,掀起了其他村民對屋頂安裝光伏設備的熱情和積極性。不少村民希望在政府的幫助下,也擁有自己的光伏電站。盡管村民對光伏能源接受度明顯提升,但農村大面積開拓光伏市場的環境還尚未成熟。
作者:鐘銀燕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