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年內太陽能發電是否能夠完成1400萬千瓦新增裝機的預設目標,業內已經猜測了幾個月之久,臨近年末,答案已經呼之欲出。12月25日,能源主管部門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量預計為3000萬千瓦,年發電量250億千瓦時———這是目前為止關于本年度太陽能發電裝機增量的最權威數據。&nb
關于年內太陽能發電是否能夠完成1400萬千瓦新增裝機的預設目標,業內已經猜測了幾個月之久,臨近年末,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12月25日,能源主管部門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量預計為3000萬千瓦,年發電量250億千瓦時———這是目前為止關于本年度太陽能發電裝機增量的最權威數據。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的光伏并網裝機為1942萬千瓦。簡單計算并結合我國太陽能發電主要以光伏為主的現實情況,可以得知,本年度新增光伏裝機或為1050萬千瓦左右。雖然并未完成年初設定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前三季度,新增光伏裝機只有379萬千瓦,而四季度則為670萬千瓦左右,占全年增量約為64%。
結合10月份以來,能源主管部門針對光伏市場出現的種種問題而密集出臺措施的背景,不難發現,該系列舉措已經產生了明顯效果,光伏行業發展環境已經得到很大完善。
不同于年中出臺的光伏補貼政策主要是對行業發展的階段性刺激作用(補貼價格將隨著行業發展而調整),10月份以來出臺的系列措施,針對的是光伏產業本身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機制性問題,如標準不完善、電站與電網建設不匹配、倒賣“路條”等。其作用并非短期,也不是簡單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而是基于光伏行業市場發展規律的不斷完善。
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環境不完善在所難免,遇到各種發展阻礙也合乎邏輯,但只要整個行業發展和政策層面遵循市場規律,光伏發展將擁有無限可能。可以預見,當光伏產業環境完善到一定程度,產生的效果將從量變轉變為質變———這種趨勢正在形成,帶來的影響必將深遠。
事實證明,行業本身的完善是抵消不良外部影響的最有效方式。12月,我國的光伏行業迎來的并非都是好消息,如加拿大開始對我國光伏產業進行“雙反”調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我國“雙反”終裁結果、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性大幅跳水等,有部分業內人士預計這將給我國光伏發展帶來較大影響。但數據表明,事實并非如此。
據報道,國內一線光伏組件廠商產能都已經排滿,訂單甚至已經排到明年一季度,沒有剩余接單能力,組件價格也從3.8元每瓦漲至3.9~4.1元每瓦。而今年四季度670萬千瓦左右的裝機量也佐證了相關報道的真實性———四季度的裝機潮存在各地區力求完成裝機目標的因素,目前電站建設仍在繼續,近400萬千瓦裝機仍在“路上”。
2014年即將結束,能源主管部門卻仍然在為推進光伏建設發力。為了繼續減少光伏電站發電周期,以提高光伏電站投資收益和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國家能源局日前發文(《關于做好2014年光伏發電項目接網工作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要求電網企業加大工作力度,促進光伏并網。
在《通知》中,能源主管部門對電網企業2014年以來光伏并網工作作出了肯定,但提出在光伏并網過程中仍有問題待完善。這可能是目前光伏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雖然各相關方都在為光伏大發展努力,但有待完善的空間仍然很大。這是一種無奈的事實,同時也帶給資本對光伏前景的期許,畢竟有努力就有希望。
在2014年將要過去的情況下,《通知》及其它措施帶來的政策利好或將顯現于2015年一季度,結合央行降息帶來的影響也將集中體現在明年一季度,并綜合目前組件廠商訂單情況。有理由相信,作為傳統淡季的一季度,或將在2015年呈現淡季不淡的現象。持續性的良好產業發展境況,也將增強光伏行業對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多方資本的吸引力。進而,在不斷的良性循環中,完成行業發展的質變———拋離附加在光伏產業身上的一切光環,它仍然令資本和社會著迷。
作者:龍昌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