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國家,德國光伏發電量最高可占到最大用電量的一半以上。除了做好應對措施,德國電網能否安全過關,還得看老天的臉色。

圖片來源:網絡
3月20日上午,北半球將迎來難得一見的日全食。天文愛好者將其視為福音,但德國電網運營商卻發愁了。
作為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國家,德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達約3820萬千瓦,提供了18%的電力消費,光伏發電量最高可占到其最大用電量的一半以上。
不過,從北京時間3月20日16點28分、德國當地時間9點28分開始,德國開始日全食。月亮將漸漸遮住太陽,擋住德國82%的陽光,而后又漸漸離去讓太陽重新露臉。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光伏設備會因為沒有陽光無法發電,供電穩定性將受到嚴重影響。
上一次,德國發生日全食還是在2003年。當時,德國太陽能發電量只有幾十萬千瓦。而這次,瞬間消失的電力將以上千萬千瓦計數。
根據奧登堡能源與氣象系統研究所的調查研究,日食開始的9點28分左右,德國境內光伏發電功率可能瞬間減少1200萬千瓦。德國柏林電網公司新能源項目主管廖宇撰文指出,若當天天氣晴朗,影響相當于10座核電站同時退出運行。而2013年和2014年,在出現劇烈天氣變化情況下,德國電力供應變化梯度最高不過1000萬千瓦/小時。
不過,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當12點太陽從月亮后面鉆出,在陽光的突然照射下,短時間內19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量進入電網,相當于20座核電站突然接入電網。
一退一進,都是瞬時發生,對電網都是嚴重的挑戰。而且,德國無法尋求他國的幫助。日食覆蓋整個北半球,擁有500萬千瓦光伏裝機量的法國、擁有1700萬千瓦光伏裝機量的意大利等周邊國家都將遭受相同影響,無法伸出援手。
德國電網此次能否躲過一劫只能看老天的臉色。天氣越差,對電網的沖擊越小。Accuweather網站顯示,當日德國大部分地區將有降水,其中北部降水量為25-30毫米,中部及西南部降水量不到25毫米。
為應對日全食的影響,德國電網公司們一年前就開始準備了。歐洲輸電網運營商聯盟(ENTSO-E)在官方網站刊登的聲明中稱:“日食期間,計劃組織各大輸電網調度中心全程召開電話會議。”德國的四大電網公司TenneT、Amprion、50Hertz和TransnetBW也都提前做好了準備工作,取消休假、加倍輪崗、IT數據支撐系統雙倍保障、各種預案。
TenneT新聞發言人對路透社表示,“我們做好準備了,不過若是陰天我們會更輕松點。”Amprion調度中心負責人表示,平時3個人值班的調度中心,3月20日將有9人值班,其余員工也隨時待命。
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協會(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3月13日公布的研究成果顯示,日偏食會導致太陽能發電量突然下降,之后突然飆升。能源電網需要平衡以避免電網不穩定。該協會運行的仿真結果表明,常規電廠和水力發電儲能設施應該可以應付日食的突然沖擊。
但是,理論歸理論,3月20日德國電網究竟能否撐過日食,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