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太陽能產業的全球整合、新的技術突破、裝備的持續升級,太陽能大規模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 產能過剩壓力緩解,產業發展迎來春天 4月2日上午,記者走進合肥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但見生產線上自動串焊機揮舞著機器手臂有條不紊地焊接電池片,工人們在設備間來回穿梭忙著檢驗產品…
伴隨著太陽能產業的全球整合、新的技術突破、裝備的持續升級,太陽能大規模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 產能過剩壓力緩解,產業發展迎來春天 4月2日上午,記者走進合肥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但見生產線上自動串焊機揮舞著機器手臂有條不紊地焊接電池片,工人們在設備間來回穿梭忙著檢驗產品……雙反’時期,只有一個車間的部分生產線在生產。如今,新增添的兩個生產車間,24小時滿負荷運營,最近根據市場行情預計準備再增加兩條生產線。 ”合肥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辦負責人劉磊表示,現在訂單紛至沓來,生產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近年來,我國光伏制造業迅速發展,產能和產量占據全球半壁江山以上。但由于光伏業對國外市場的依賴程度相當高,導致遭遇歐美“雙反”時,產業重度受挫。對此,2013年以來,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生產國,逐步開拓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同時,各級政府還積極采取措施,開發國內市場,為光伏產業尋求新出路,一度飽受困擾的光伏產業開始回暖。
我省光伏制造企業目前有80余家,主要集中在合肥、滁州、六安、馬鞍山、蚌埠等市。在光伏產業整體復蘇回升的背景下,我省晶澳太陽能、海潤光伏、陽光電源、中南光電等企業相繼加大技術改造和投資力度,全面恢復和擴大產能。 “經歷‘雙反’低潮期后,得益于各級政府的關心和節能減排壓力的傳遞,重新洗牌后的光伏行業,目前國內市場迅速啟動,產品不斷優化創新,市場通過自我調節逐漸恢復元氣,回暖跡象明顯,光伏行業的春天已經到來。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曹仁賢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以合肥為例,目前太陽能電池、組件及逆變器產能已達8GW,2014年完成產值246.8億元,實現增加值62.8億元,同比增長69.9%,已成為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光伏產品生產基地。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一些企業在寒冬中‘死掉’,一些企業頑強存活,F在光伏企業已迎來憑借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占領市場的新時期。 ”合肥市發改委副主任朱勝利這樣判斷。
就我省而言,如今已擁有“拉制切片/芯片—電池片—電池組件—逆變器及控制系統示范應用”一整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我省光伏企業具有一定優勢,如果扶優持強,光伏產業將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省發改委高技術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光伏產業在經歷整體亢奮期和隨后的淘汰潮后,部分具備優勢的企業前景逐步明朗。
沙里淘金強者恒強,經營模式發生變化 位于合肥南崗科技園的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的廠房屋頂上,成片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公司總經理麥克·伊格納告訴記者,這座由陽光電源建設的6.1兆瓦屋頂智慧光伏電站項目,去年底啟用,該項目依托7萬平方米屋面資源 (相當于10個標準足球場大。。
市場洗禮弱者出局,沙里淘金強者恒強。在寒冬期,全省70%光伏企業停產、轉產或間歇性生產。在霍山,15家企業僅有2家還在為一些大企業進行代加工,其余基本停產!巴.a半停產的企業主要是處于上游的以高耗能的晶體硅拉棒、切片環節,技術含量較低。 ”省發改委高技術處有關人士介紹。
“光伏行業的領軍者陽光電源、晶澳、海潤等企業除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推進技術創新外,及時向產業鏈應用端延伸,積極參與電站建設,找到市場突破口,經營方式發生了積極變化。 ”朱勝利說。
伴隨著太陽能產業的全球整合、新的技術突破、裝備的持續升級,太陽能大規模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
2014年,國家在光伏領域的政策聚焦下游應用,通過發電補貼、裝機目標上調等推動國內光伏市場啟動。進入2015年,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進入政策釋放期,電網接入環境不斷改善,度電補貼政策逐步實施。近期國家能源局下達了2015年全國光伏電站新增建設規模,共1780萬千瓦。在國家政策助推下,光伏企業紛紛投入電站建設的大潮。
“我們今年計劃在安徽建設50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屋頂、地面光伏發電項目正在積極接洽。在光伏扶貧方面,我們不僅希望能多做一些光伏扶貧項目,同時也在與貧困縣積極尋求組件合作。 ”劉磊說。
早在2013年,陽光電源就響應合肥市政府的號召,先行試點探索光伏扶貧模式,建成合肥肥東長臨河鎮羅家疃村戶用光伏電站。曹仁賢認為,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新增配售電市場將有序放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我們將立足光伏逆變器、儲能變流器等主營業務,積極拓展應用領域,開展地面電站、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等,積極參與光伏扶貧,從單純的裝備制造企業逐步邁向有特色的系統集成企業。 ”
企業還需強筋壯骨,體制機制亟待完善 “我省光伏產業有基礎、有技術、有優勢、有前景,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競爭力相對較強。 ”省發改委高技術處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緊緊抓住國家支持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從市場應用入手扶優扶強,努力使光伏產業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源之一。
不過,迎來利好的光伏產業仍面臨不少問題。 “太陽能光伏符合低碳發展的要求,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國內市場才剛剛起步,長遠來看,政府補貼的方式難以持久,最終要靠企業依靠技術進步、模式創新,按照市場規則生存。 ”朱勝利說。
從產業鏈發展現狀來看,挑戰仍然很多,核心設備和輔料材料環節相對薄弱,與產能過剩的晶體硅電池及組件發展不相適應。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練好“內功”、積極轉型,開發更多適應國內市場需求的產品是關鍵;茨先招竟夥弑毒酃馓柲芗夹g引領光伏電池發展新方向,且不在歐美 “雙反”范圍,企業正計劃打造全球最大的聚光光伏產業基地。
曹仁賢告訴記者,從2010年起,公司不斷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每年研發費用過億元,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產品跨越式變革,其核心產品“光伏逆變器”成本十年間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目前產品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并一直穩固保持國內市場第一的領先地位。從出貨量來看,已躍居到全球第二。
“隨著國內市場的擴大,太陽能光伏的戰略地位凸顯,企業要著眼于技術進步、產品創新,百姓要轉變消費觀念,政府則要從體制機制入手,積極建立新能源低碳交易市場,為光伏應用找到新思路。 ”朱勝利認為。

宿州供電員工正在幫助當地群眾維護自建光伏發電設備! ●R勇 歐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