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能源業富人命運,或許預示了中國的清潔能源替代戰略不會一路坦途。
煤炭等傳統能源領域富人身家下跌。而新能源領域的富人身家則呈現劇烈波動,漢能李河君財富暴增,同時亦不乏跌出榜單的高元坤等人;光伏行業的造富神話落下一地雞毛后,很快又吸引了鄭建明、史玉柱等局外人抄底進軍。跌宕起伏的能源業富人命運,或許預示了中國的清潔能源替代戰略不會一路坦途。
作為“克強指數”中的重要指標,中國發電量同比增速已經從10%-20%這一增速區間,切換到當前0-5%的同比增速(圖1)。作為發電支柱的燃煤價格也因此受到強烈沖擊,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平均價從800元/噸,跌至500元/噸之下(圖2)。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換擋期,經濟結構逐漸發生轉變,重工業增長放慢。在這一過程中,從煤炭行業起家,將產業延伸至煉鋼、化工等領域的富人們,最近兩年在新財富500富人榜上的整體排名,都有相當幅度的下滑。
其中,煤炭及煤化工行業的上榜富人身家之和從2014年的645億元下降到今年的607億元,縮水5.8%。同時,上榜人數也由12人下滑至9人,合興集團林來嶸、內蒙古太西煤集團王以廷以及蒙發集團高柱家族均無緣2015年富人榜。
能源領域大多由國有企業壟斷,在煤炭及煤化工行業之外,該行業上榜富人較為集中在市場相對開放的新能源產業。2014年以870億元身家成為首富的李河君,其旗下漢能薄膜太陽能(0566.HK)市值自2014年初以來暴增5.6倍,達2700億港元,一時風光無二。2015年,李河君也再度以1655億元身家拔得頭籌。此外,順風光電鄭建明、福斯特(603806)林建華也憑借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分別位列榜單第121位和第241位。
與之相對的是,陽光電源(300274)曹仁賢、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朱共山家族身家出現相當程度的下跌,山東力諾高元坤甚至跌出榜單。新能源領域富人身家的劇烈波動,似乎也預示著中國清潔能源替代戰略可能不會一路平坦。
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以火電和水電為主,二者合計占比超過95%,其中火電占比幾近80%。火電以燃煤發電方式為主,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在環保壓力下,無論是民眾訴求還是政府主觀意愿,都迫切希望改變能源結構,降低高耗能、高污染的燃煤消耗,新能源領域因此成為投資熱點及造富新空間。不過,核電仍為國資壟斷,早前憑借華銳風電而上榜的富人韓俊良和尉文淵隨著公司被ST,也已作別富人榜。光伏成為榜單中唯一有看點的新能源行業。
作者:古楊 來源:《新財富》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