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寶~綠能寶~寶寶分不清楚~今年以來,這些標榜高收益率的光伏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從前首富彭曉峰重出江湖之作——國內首款以光伏電站為標的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綠能寶”,再到國內首個由央企發起的互聯網光伏開發基金“光伏寶”,它們真的能賺那么多錢嗎?這種方式幫光伏企業融資靠譜嗎?
光伏寶~綠能寶~寶寶分不清楚~今年以來,這些標榜高收益率的光伏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從前首富彭曉峰重出江湖之作——國內首款以光伏電站為標的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綠能寶”,再到國內首個由央企發起的互聯網光伏開發基金“光伏寶”,它們真的能賺那么多錢嗎?這種方式幫光伏企業融資靠譜嗎?還有更聳人聽聞的說法稱,各種收益率爆棚的光伏理財產品只是把風險轉嫁投資者!想賺錢,就要承擔風險,這事兒不假,但是要正確地認識和控制風險,才能真正賺到錢。今天推薦給大家這篇文章為新能源金融系列觀察第二篇,教你看清光伏理財產品的各種玄機。
秒懂Q&A
Q:“光伏寶”預期收益率合理嗎,值得投資嗎?
A:收益率比信托產品略高 但不如股權投資基金
Q:跟綠能寶相比如何?
A: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光伏寶投資起步高、10萬起,風險控制各不同。
Q:控制電站投資風險的關鍵痛點在哪里?
A:電站開發基金管理階段的風險控制核心在于保障電站質量。電站開發基金退出階段的風險控制關鍵就是如何順利實現退出。這步做不到,前面都白瞎。
Q:光伏寶的風險控制靠譜嗎?
A:雖然BT收購方實力雄厚,但在電站開發成本大幅下降或電站持有收益大幅縮水等極端情況下,不低于收購總額10%的銀行履約保函是否足以覆蓋BT收購方的違約風險,需要打一個問號。
Q:什么成就了光伏寶?
“光伏寶”能夠玩轉光伏電站融資的核心,應該是央企中廣核以其強勢之角色,于電站建設期以其聲譽背書“光伏寶”來“利誘”投資者募集資本金,并“威逼”EPC提供高比例墊資;在電站建成后,再從銀行或資本市場獲得低成本后續融資。惟其如此,“光伏寶”才能在電站融資操作上構建一道“閉環”,真正玩轉光伏電站融資。這些,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前不久,拙文《阿里能解決光伏電站融資問題嗎?》中曾假想過一款為光伏電站融資的產品,當時為了避免與“光伏寶”軟件撞車,特意起名為“PV寶”。沒想到幾天之后,真有一款叫“光伏寶”的理財產品面市了。有人不幸中招,見下圖。
據媒體報道,近日,一款名為“光伏寶1期”的理財產品悄然出現在中廣核旗下的富盈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的網站上(以下簡稱“富盈平臺”),該產品單支總額度為500萬元,最低投資金額10萬元,借款期3年,預期年化收益率13%,比近期熱賣的“綠能寶”收益還高出近3%。
看到這,不禁讓人驚呼,這真是一款高收益神器!互聯網金融創新助力光伏產業發展自然值得點贊,不過出于職業慣性,我更愿意看看神器面紗背后的樣子,你要一起來嗎?
作者:郭劍寒 來源:財新網-無所不能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