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國家的鼓勵,因為光伏電站投資收益確定性的日益凸顯,當前的光伏電站投融資市場是,除銀行資金還略帶羞澀、曲線進入外,各路資金已經紛紛涌入。光伏電站投融資市場已經進入繁榮期,投融資問題已經不再是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
如同2013年初,記不得從哪個開始,光伏產業的會議無不增加了一個主題——投融資問題,今天又是記不得從哪個會議開始,這個主題已經悄然變化——投融資問題進化為金融創新問題。
因為國家的鼓勵,因為光伏電站投資收益確定性的日益凸顯,當前的光伏電站投融資市場是,除銀行資金還略帶羞澀、曲線進入外,各路資金已經紛紛涌入。光伏電站投融資市場已經進入繁榮期,投融資問題已經不再是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
幾個現象反映著當前光伏產業投融資市場的繁榮:
第一,融資成本快速趨于合理。利息是貨幣的價格,在經濟大周期一定的背景下,一個行業的平均融資利率與各行業的平均融資利率之差,反應著這個行業的融資繁榮度。受中國經濟發展趨穩、光伏融資形式日益豐富的雙重因素影響,對有競爭力光伏企業來說,過去幾年,融資成本大致呈現這樣一種變化:2013年初,融資成本最高達到12%。2014年初,10%的融資成本已經十分普遍。2015年初,最低的融資成本已經降到8%。融資成本的快速降低,是其他產業不多見的,反映著光伏投融資市場的繁榮。
第二,投融資產品形式日益豐富。從2013年初以鄭建民為代表的資本力量率先進入,到后來在股權融資方面的基金、優先股形式,在債務融資方面的信托、金融租賃等形式的陸續采用,傳統金融手段在光伏電站投融資市場大放光彩。于此同時,受國家鼓勵萬眾創業、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光伏新興產業特性等因素影響,光伏創新金融也已開始走在了其他產業的前面。
第三,金融機構在光伏產業投融資會議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光伏是規模經濟,與金融的結合密不可分,探討光伏投融資問題的會議如果沒有金融機構的參加是滑稽的。可老紅清楚地記得2012年底以前的光伏產業會議,除了國開行之外是絕少金融機構參加的。現在一切都逆轉了,金融機構從被動邀請到主動參加,參會的金融人士從部門一級上升到公司老總一級。待到何時金融機構主動召開光伏產業研討會邀請光伏企業參加,那才是光伏投融資市場真正繁榮時代的到來。
伴隨光伏投融資市場的繁榮,一些新的問題也日益突出:
第一,傳統金融手段滿足不了光伏電站市場的融資特性問題。光伏電站的投資特點是:投資規模大、投資收益穩定、投資回收期長。對此,傳統的股權融資形式難以進入電站這種項目公司,傳統的債務融資形式的抵押擔保要求根本制約了電站投資企業大規模快速發展的融資可能。問題的核心:資產抵押的融資思維和購買未來確定性收益權的融資思維的矛盾。在光伏投融資市場,金融創新要求極為突出。
第二,已有金融創新是否存在制度性風險問題。市場經濟的源動力是有需求就有供給,金融市場的游戲規則是“公正、公平、公開”,風險是第一位的。由于光伏電站投融資需求強烈,使得一些互聯網金融形式、國際領先光伏金融形式、中國光伏獨創金融形式等,紛紛在中國光伏電站市場投石問路。在歡呼這一現象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一種制度性風險的存在。它集中表現在:融資者面向自然人融資,自己設計產品、自己搭建交易平臺、自己銷售自己、自己為自己融資。不久前,老紅與監管機關的人士聊天,其對于個別發展快速的眾籌平臺所表示出的一種擔心,讓老紅更加擔心:既怕金融監管過嚴,不利于金融創新,又怕金融監管不嚴,金融創新可能毀掉創新。畢竟馬云從搭建商品交流平臺到支付平臺再到金融平臺的故事并非所有人都能復制,更何況阿里金融也已“皈依”。
第三,如何獲得社會的更多認知、如何培養光伏產業專業投資人群問題。近半年來,老紅重點研究在證監會“中證眾籌”平臺發行光伏眾籌產品,因為是金融創新,其中甘苦難以言表。用老紅的話說就是:玩傳統金融,我知道我會死在哪里;玩創新金融,我不知道我會死在哪里。在經過了諸多難關之后,老紅十分清楚地知道還有兩大難關,集中反映同一個問題。兩大難關是:懂光伏的金融中介機構在那里?光伏眾籌產品的投資人在那里?集中反映的同一個問題是:社會對光伏產業的知識嚴重匱乏,培養一個龐大的光伏產業投資人群需要時日。
沒有一個龐大的光伏產業專業投資人群,就沒有光伏產業投融資市場的真正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