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寶目前的收益率是包含折舊的,對于中途電站倒閉這樣的意外,都沒有關系,拆遷就給拆遷賠償,因為這個電站是你本身的財產,拆的時候賠償就在里面。
(一) 賽維破產的原因 記者:有人說,賽維破產的解決背后,是您建設亞洲最大硅片廠的決策失誤,您如何看待賽維的破產原因?
彭小峰:這些問題不是個人能夠解決的,當時,中國光伏行業正面臨美國、歐洲雙反。當時,賽維的工廠是為這個(光伏行業的長遠發展)準備的,而這個市場又沒有起來,四五年前,應用市場也還沒有起來。所以,那時候產品賣不出去。在中國,還沒有哪個行業像光伏這樣在幾年內連續遭遇美國歐洲的制裁,這么多年也還是第一次。
但總體上,我們為中國產業標準的制定、人才體系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你看,現在這個行業大量的人才都是我們培養出來的,南昌大學光伏學院幾千名學生,上海交大光伏學院幾千名學生,都在賽維實習。
(二)個人破產 記者:2012年底,賽維進行了破產重組,2013年,聽說您個人的資產被申請破產,這兩個哪個更難熬?現在創立SPI,您算是白手起家嗎?
彭小峰:當時公司借了錢,我作為大老板,就給它做了擔保,但現在公司還不起,我就大老板變成小老板。當時,賽維做了債務重組,確實很困難,但一切往前看。每個企業都不是一帆風順,只是風浪太大了,但還算是好,風浪來了把企業保存下去,把就業保住了。
(三)冒險家 記者:有人形容您是“冒險家”,如今進入風險更大的金融領域,你如何回應大家的擔心?
彭小峰:當時出現問題不是我們一家,是整個行業出現問題了,是雙反導致的,而我們是排頭兵,走在前面。
冒險,你要看放在什么地方。在硅谷,冒險和創新是等同的,放在硅谷是創新,但有人看來是冒險。創新,70%是失敗的。什么叫冒險?我們是順勢而為就不是冒險。當然,創新是有風險的,但是創新也是有價值的,如果我們不去創新,這個社會怎么進步呢?
過去,我們過多的圍繞技術、產能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現在我們更多的圍繞商業模式、服務的創新。所以,只是創新的點不一樣。
(四)高收益 記者:光伏電站的投資回報都是在12-15%,你拿出8%-10%是不是有些虛高?能不能持續?
彭小峰:開始就是高點,要讓利于老百姓,滴滴打車開始還送你20塊錢呢!那它不是要虧死了?現在,我們綠能寶還處于試驗版,1.0版還沒上線,所以,現在的收益相當于是鼓勵你們來支持我們的,希望你們提一些意見,把我們網站不舒服的地方告訴我們。一萬人提意見,就是很大的意見。這個錢是送給你們給意見的,如果我付咨詢費可能還付的更高呢!
(五)倒閉 記者:綠能寶現在是沒有問題,但十年之后的風險你考慮過沒有?那個時候用戶接受轉讓的電池板,發電效率就差很多。而且,如果中途電站倒閉或者廠房拆遷了怎么辦?
彭小峰:綠能寶目前的收益率是包含折舊的,對于中途電站倒閉這樣的意外,都沒有關系,拆遷就給拆遷賠償,因為這個電站是你本身的財產,拆的時候賠償就在里面。而且,我們還在合同里面約定,如果企業倒閉了,那我就可以自己發電賣給電網,停止企業自用的部分,發電全部上網就可以了。有人擔心國家政策的變化會帶來風險,比如電價調整,補貼政策變化,實際上,這不會影響已經建成的電站,只會影響新建的電站。
(六)“擠兌” 記者:綠能寶的轉讓,如果同一時間轉讓用戶太多,你的平臺就會有壓力,是否會出現“擠兌”風險?
彭小峰:實際上,你要是收回投資,這個電池板我們當天就會轉出去,你在三天內就能拿到錢。我們在發產品時就考慮到這一點了,所以,我的產品有一個鎖定期,比如鎖定一個月、三個月、一年,我們是有計算的,在鎖定期我們是不允許轉讓的。
如果你不希望鎖定,那收益就比較低,如果鎖定在鎖定期內,投資者不能轉讓。當然,鎖定期時間長,如同定期存款,收益也比較高。所以,通過錯配,我們可以計算出所需要的資金,由我們的風控人員把控平臺的現金流動性。而且我們現在有一個100億的銀行授信,是隨時可以提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應的是發電的資產,不用擔心這些資產沒有收益,不像酒店今天有客人,明天沒有,我們的電站都可以產生收益。
(七)競爭力 記者:在眾多互聯網金融產品中,綠能寶未來能否有競爭力?
彭小峰:即使將來我們的投資回報率降低,也是有競爭力的,而且永遠是有競爭力的。因為,第一,它是電子商務,把中間環節去掉,買的產品是團購價格,是將業主和供應商結合在一起,所以,大量的中間成本都省去了。第二,我們把過去電力投資收益普惠給老百姓,而電力投資收益永遠是高于銀行理財產品的,也會高于銀行儲蓄,而且電站本身資產和收益本身也是最穩定的。
未來影響收益的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國家政策,比如,電價的變化;第二,運營的因素,比如原材料的質量。我們系統不僅為項目做了保險,我們自身的財產也做了保險,對于太陽能電站的監控能力,我們是專業的,所以,只要我們把系統的質量、風控做好,總體上是安全的。
作者:李鳳桃 來源:華夏能源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