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一年來國內光伏企業持續遭遇美國、歐盟以及澳大利亞等雙反制裁,但低迷的光伏產業已回暖反彈。記者從2015廣州國際太陽能光伏展覽會上獲悉,“十二五”規劃以來各地方政府加大對光伏產業支持,目前國內光伏電池產量已成為國際上占主導市場的新型產業,光伏發電裝機料2020年達到1億千瓦。&
盡管近一年來國內光伏企業持續遭遇美國、歐盟以及澳大利亞等雙反制裁,但低迷的光伏產業已回暖反彈。記者從2015廣州國際太陽能光伏展覽會上獲悉,“十二五”規劃以來各地方政府加大對光伏產業支持,目前國內光伏電池產量已成為國際上占主導市場的新型產業,光伏發電裝機料2020年達到1億千瓦。
在會上多位行業人士透露,像光伏發電應用投資收益穩定性仍是行業面臨最大問題,畢竟每個地方日照時間,保證收益將會是空談。記者注意到,事實上近一年時間,廣東省政府及廣州、深圳以及東莞等各級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扶持光伏產業政策高達10余號文件,主要針對光伏項目資金獎勵管理等,到2015年廣東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GW以上;到2020年爭取達到4GW以上。
2013年下半年,國內過剩的光伏產業開始悄然回暖,然而2014年初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對從中國大陸進口的晶體硅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二次雙方調查范圍進步一擴大,刺激不少光伏產業的資本;此后澳大利亞、印度等地相繼提出雙反。毫無疑問,對于正處于回暖態勢的光伏企業遭遇重擊。
本月,歐盟委員更是對阿特斯太陽能、昱輝陽光、中盛光電等三家中國光伏企業征收高額關稅,同時讓對方退出最低價格承諾協議。在本次會上,廣東省鴻威集團董事長王照云坦言,事實上進入2014年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支持發展分布式光伏。本月8日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監委8日聯合對外發布《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提出要提高光伏產品市場準入標準,實施“領跑者”計劃,對當前國外打擊形成較大反差,也是為了突破當前行業困境。
記者梳理發現,2014年年初以來,廣東省發改委、省政府辦公廳以及廣州市政府、深圳發改委、東莞發改委等部門相繼出臺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發展規劃、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以及項目獎勵補助等政策措施,從針對光伏發電并網、補貼、金融等政策大力扶持。
僅廣東省目前有高達134個擬在建的光伏項目,預計到2015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以上;到2020年爭取達到400萬千瓦以上。
廣州碩耐節能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剛認為,目前雖然很多資本進入這個行業,但投資收益穩定性這個依然是遇到最大問題,像廣東省針對居民光伏發電設備政策6月份開始,每個地方日照時間不一樣,保證收益將會是一個空談,只能一定程度上保證風險降低。但這個投資回報期可能長達六年時間之久。
“如果要六年半要收回成本,年收益最低要高于14%,其實這是比較高的收益。但問題關鍵是必須保證五六年之內一定收回成本的。”上述人士說到。
來自漢能全球光伏應用集團華南區域公司總裁程耀宇透露,新能源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從環保的角度,從所謂的能源使用的角度,包括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綜合來說,國家不會減少對光伏產業的扶貧,這樣來說石油價格下降對光伏產業的發展倒是沒有太大的關系。
同時他指出,目前公司在汽車上安裝發電設備產品目前只能滿足電力需求,暫時不能滿足動力需求,但是到年底,就有純電動、柔性的、轉化率最高的發電,完全可以滿足汽車的動力需要,基本上驅動能夠達到二百公里左右。
作者:朱玲 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