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可再生能源領域特別是光伏領域中存在五大認識誤區,這些觀點和邏輯被人為扭曲。如果不能正確專業地理解光伏產業的發展特點,恐怕會對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日前,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曹仁賢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國際光伏展上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
今年以來,中國和全球光伏應用市場
“當前,可再生能源領域特別是光伏領域中存在五大認識誤區,這些觀點和邏輯被人為扭曲。如果不能正確專業地理解光伏產業的發展特點,恐怕會對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日前,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曹仁賢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國際光伏展上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
今年以來,中國和全球光伏應用市場持續轉暖。從國內應用市場看,今年中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設定為17.8吉瓦;從國際市場看,有預計稱201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增長25%,接近60吉瓦。行業回暖一線企業感觸最深。技術專家出身的曹仁賢認為,市場回暖并漸趨理性,業內企業應當共同努力,推動光伏行業理性健康發展。
誤區一:光伏短期內無法取代化石能源
有一種觀點認為:受制于較高的成本和能源技術轉化速度等因素的影響,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內替代化石能源。因此,盡管當前各國樂觀看待和積極支持新能源的發展,但仍然認為能源結構發生根本性地變化尚需時日,不可能很快實現。
“受思維定勢和傳統能源使用習慣的影響,很多人固執地低估了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的速度。”在曹仁賢看來,市場是最大的推動動力。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補貼降低可能會放緩部分市場增速,但中國、日本、美洲、印度等新興光伏市場迅速崛起,勢不可擋,將成為拉動全球光伏市場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認為光伏短期內不可能取代化石能源,是當前制約產業發展最大的認識誤區和阻力。”
國家能源局在去年的“十三五”能源規劃會議上提出,擬計劃實現到2020年,光伏發電和風電裝機分別達到1億和2億千瓦以上,風電價格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分布式光伏在用戶側可實現平價上網;從全球視野來看,未來十年即到2025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將是現在的3倍以上。從2025到2050年再翻3倍,到本世紀中葉,全世界光伏發電容量將達到近3000GW。
曹仁賢表示,在巨大的市場潛力拉動下,未來十年全球將進入可再生能源替代的加速期。規模效應將加速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產業的穩步回升也將形成技術進步的正向推動力量,能源替代速度加快,全球太陽能以及風能將大幅替代傳統能源。光伏發電將在全球范圍內承擔更大的電力供應任務,取代化石能源成為新的“常規”發電技術。另外,隨著大家對化石能源環境代價的進一步認知,清潔能源倒逼化石能源退出的步伐會越來越快。
作者:方笑菊 來源:能源網-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