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上交所出臺的信息披露新規背景下,隨著一些實時監測等現代運維技術的運用,無疑將促進光伏行業的投資愈發透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2015年8月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新近發布的信息披露指引,對于在深交所上市的涉及光伏電站業務的上市公司,需要在半年報、年報中更加詳盡的披露其所開發的各個光伏電站項目的細節數據。其中包括,電站裝機規模、項目所在地、自產產品在項目中的供應情況、已運營電站的發電量、并網電量、電費收入和營業利潤,等等。
對于被納入上述披露范圍的上市公司而言,更多電站運營指標的披露,將使得這些企業面臨投資者以及各界放大鏡般的檢視。
運營數據將透明
“首當其沖的,投資者可能會對同一個地區的電站項目的發電量進行橫向對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家公司公布的發電量不如另外一家企業,就可能會引起外界對于其光伏電站的建設、日常運營維護等方面是否存在問題的各種質疑。尤其是對于那些采用‘自產自銷’模式的企業,這些質疑可能會波及到其上游電池片、組件乃至硅料的質量問題!蹦橙谭治鰩煂Ρ究浾弑硎尽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個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多寡,其實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既與光伏組件以及整個系統的質量有關,也與電站存續期中的運營維護有關。而對于那些已經建成的電站來說,要想進一步提高發電量,則只能在運營維護方面下功夫。
“這可以通過智能運維系統來實現。一是可以通過實時的、高精度的數據采集,更加準確的評估一個光伏電站的發電能力到底處于什么水平;二是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可以對光伏電站各組件以及整個系統的設備狀態、電能負載等數據,進行分析挖掘與預測,開展精準調度、故障判斷和預測性維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從而提高發電量!鄙鲜鰳I內人士表示。
盡管此次深交所發布的信披新規還僅限于在該所上市的創業板企業,但隨著更多非創業板上市公司涉足光伏業務,這一新規可能會逐漸擴展至所有上市公司。
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對于飽受融資之困的光伏電站而言,通過智能運維等技術的運用來增加其投資過程中的透明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解決這一資金密集型行業所面臨的融資難問題,并以此提升更多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既是大勢所趨,也是較為現實的選擇。
“自產自銷”模式更“受傷”
綜合此次發布的信披指引細則來看,對上市公司業務將產生影響的方面,包括自產產品在電站項目的供應情況、電站規模及所在地、運營電站的發電量、并網電量等。這些數據的公布,將有利于外界通過縱向、橫向等對比手段,知曉上市公司開發的光伏電站的真實發電量、上下游一體企業中上游的真實利潤等。
“比如,同在青海格爾木的光伏電站,如果一家公司的電站的發電量與其他公司相比出現差距,尤其是明顯的差距,就可以肯定背后有不正常的地方!鄙鲜鰳I內人士表示。
而在對發電量的橫向對比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那些“自產自銷”的企業。
近兩年以來,國內光伏制造業企業將自身所生產的電池、組件等用于自己投資建設的光伏電站,正在成為業內流行的模式之一。
不過,對于這些企業而言,這一模式一方面要飽受資金鏈緊張的困擾,另一方面也會不時受到業界對其組件等系統產品質量的質疑。
深交所的信批新規,無疑是監管部門對這種質疑的一種回應。
在此次深交所發布的信披新規中,特別提到了要求光伏企業公布自產產品在電站項目的供應情況。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家企業應用自產產品的光伏電站的發電量不如同區域其他企業的光伏電站,則其難免會因此飽受更多質疑。
作者:張廣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