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30%的限電率來計算,由此應該計提的減值損失絕對不是一個小數,這也相當于埋在光伏業上市公司身上的一個“定時炸彈”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2015/08 受近幾年光伏電站每年新增裝機規模突增、與電網建設不匹配、光伏電站的發電區與用電區分離等因素影響,“限電”正在成為一些光伏電站投資者不得不承受的痛。
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在甘肅等西部地區,由于裝機容量大,同時電力需求較小,導致部分地區的限電率高達30%左右。
由此,對于光伏業的上市公司而言,因“限電”而導致的收入下降,是否需要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損失,無疑需要引起重視。
海潤光伏近日發布的公告表示,2014年對個別并網時間比預期晚且存在棄風棄電地區的電站以及根據國家政策存在一定風險的電站計提了約1.66億的減值損失。而根據該公司此前的公告,2014年全年預計虧損額高達8億元。
海潤光伏的一紙公告,無異于為光伏業的上市公司埋下了一個伏筆,使得光伏電站是否應該為“限電”導致的發電量減少來計提相應的減值損失問題得以顯性化。
而就公開資料來看,除了海潤光伏之外,其他一些已經公布業績的上市公司,則大多沒有計提“限電”導致的減值損失。換言之,這些企業存在虛增資產以及利潤的嫌疑。
有券商新能源分析師表示,新能源遭遇的“限電”問題的解決之路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加大對電網的投資力度,新建輸送通道,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提高風電、光伏等發電量的可預測性和可控制性,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電網的調度。
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爭議
海潤光伏發布的公告稱,預計2014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4,198 萬元,但全年預計虧損額高達8億元。
根據海潤光伏給出的進一步解釋,導致出現巨額虧損的原因包括光伏電站并網后才能轉讓的新政影響收入確認、費用以及減值損失大幅增加等。
在減值損失計提方面,海潤光伏則稱,公司認真復核了電站運營情況,對個別并網時間比預期晚且存在棄風棄電地區的電站以及根據國家政策存在一定風險的電站計提了合計約1.66億的減值損失。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計提的減值損失中,位于新疆喀什的岳普湖20MW電站由于發電量不高影響收益而計提了4255.94萬元的減值損失,位于甘肅武威奧特斯維的50MW電站則由于并網時間較晚影響收益計提了4514.57萬元的減值損失。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最近則透露,在甘肅等西部地區,由于裝機容量大,同時電力需求較小,導致部分地區限電率高達30%左右。
不過,就目前的公開資料來看,盡管同樣面臨限電等問題,但大多數上市公司并沒有像海潤光伏那樣,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損失。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包括內蒙古在內的西北幾個省份的光伏裝機規模約為13GW左右,如果以30%的限電率來計算,由此應該計提的減值損失絕對不是一個小數,這也相當于埋在光伏業上市公司身上的一個“定時炸彈”。
“兩條腿”走路
對于“限電”難題,梁志鵬表示,將加強西部地區的輸送通道建設,同時還要完善這些地區的新能源電力的運行調控機制,建立電力調峰市場。
就后者而言,包括新能源調度在內的運行調控方面,已經有了多方的嘗試。
有業內人士透露,此前,甘肅省已經要求已并網風電場、光伏電站于2015年3月底前完成有功控制子站安裝以及聯調工作。對未按時完成有功控制子站的企業,4月1日前,將按有關規定調網整改。
據介紹,有功控制系統是整個光伏電站智能化運營的一部分,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能夠準確預報風能和太陽能的功率輸出,以解決新能源發電不穩定的難題。
相關數據顯示,通過包括功率預報等智能運營技術的應用,一些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項目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增加大約10%的新能源電力并網量。在幫助電網接納更多的新能源并網電量的同時,電網調度部門可以根據具體的發電預報來調整電網運行方式,保證電網穩定性和新能源的消納。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則表示,就現實情況而言,企業最明智的做法是更好的適應和滿足電網的要求,這樣可以減少“棄光”,并盡可能的實現電站收益的最大化。
作者:張廣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