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民營太陽能電板生產商不同,央企將成為主導中國光伏電站的生力軍。近年來,核電巨頭中國廣核集團和五大國有發電集團等央企紛紛加入了光伏電站市場的拼搶。
中國的光伏應用市場正在悄然崛起。
隨著國家能源局接連出臺支持光伏應用市場的政策,光伏電站已經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新興市場。一個重要的事實則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發布了兩張位于中國戈壁沙漠的太陽能發電網的衛星照片顯示,這一電站的面積在3年的時間里增長了3倍。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今年第二屆光伏電站投融資論壇上介紹,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新增市場,投資熱情正從制造業環節向應用市場轉移,產能利用率分化的趨勢越發明顯。
強強聯手
今年3月16日,國家能源局正式將2015年全國光伏電站新增建設規模調整為17.8吉瓦,這一新增規模相當于三峽工程裝機總量。
這為正在追逐光伏電站的各路資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們之所以投資建站,只是想嘗試在這個領域里有一個話語權。”興業太陽能(00750.HK)董事局主席劉紅維對記者說。
但他同時向記者表示,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興業太陽能正在利用自身的優勢聯合資金強大的企業來建設光伏電站,而與央企合作又帶來一些優勢:豐富的工程經驗以及強大的工程團隊。
根據美國新能源咨詢機構GTM最近的一份調查,中國的太陽能電板裝機量將在今年達到全球的1/4,成為太陽能發電量最大的國家。
官方資料顯示,中國的太陽能發電市場主要集中在偏遠地區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廠內,這些超大規模的發電廠通過集約化的生產將電能輸送到公共事業部門中去。
中國最近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速度是迅猛的,中國目前還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板與風力發電機的制造商。
該機構研究員亞當·詹姆斯表示,中國出現太陽能電網建設的新一輪增長,一部分歸因于中國政府對新能源生產的價格補貼與稅費減免政策,另一部分也歸因于其雄心勃勃的“五年計劃”。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已下定決心發展更多的新能源來應對環境污染。2014年,中國已經關停了相當于3000兆瓦發電量的數家火電廠。2014年,中國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中國碳排放有望達到峰值,并將于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隨著光伏電站規模的不斷擴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板的生產國,中國正在大量應用自己生產的太陽能電板。官方資料顯示,僅在2014年,中國大約1/3的太陽能電板被用于建設中國國內的太陽能發電廠。
新華社圖
作者:林春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