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太陽能需求量雖達53GW,但單晶總產出可能低于10GW;未來單晶市場是否能有顯著成長,成本將是最重要的因素。
來源:EnergtTrend
原標題:成本與效率為2016年單晶市場成長關鍵 有別于2014年眾多電池廠商紛紛在下半年將多晶產線改為單晶的現象,2015年的單晶市場顯得格外冷清。根據EnergyTrend做的統計研究,今年全球太陽能需求量雖達53GW,但單晶總產出可能低于10GW;未來單晶市場是否能有顯著成長,成本將是最重要的因素。
根據EnergtTrend預估,臺灣成為全球單晶電池最主要產地,2015單晶電池產出超過2GW;中國主要的單晶廠商有晶澳、尚德、橫店東磁等,2015年單晶電池產量約2GW左右。美國有SunPower、歐洲有SolarWorld、韓國有LGE、日本有Panasonic及Sharp等大廠,單晶電池總產量在1~1.5GW之間,總計全球單晶電池產出低于10GW。由于近期市況火熱,多晶訂單的高能見度讓產線持續滿載,不少一線電池廠持續將單晶產能僅維持在10%左右。
圖一:2015總需求與單晶產出分布
單晶產品的劣勢及改變
在美國、日本與英國,分布式市場都在持續成長;雖然這樣的趨勢對轉換效率較高的單晶產品來說不啻為一大福音,然而單晶組件的價格仍高出多晶組件不少,且P型單晶產品先天上有電池封裝成組件損失(CelltoModuleLoss)較高、光衰(LID)也高的劣勢。若以PERC工藝生產電池,雖然轉換效率大幅提升,但光衰也會從一般的2%左右飆高至3~6%。而N型單晶電池雖沒有光衰的問題,但N型單晶硅片良率較低、目前價格也較無彈性;此外,生產N型單晶電池需額外購置昂貴設備,成本因素使其目前難以成為主流產品,仍需2~3年的時間醞釀。
P型單晶產品雖有上述價格、封裝成組件損失、光衰等問題,但這些問題在2015年下半都逐漸獲得改善。P型單晶電池的價格逐漸逼近多晶電池,加上光衰問題逐漸找到解決方法,因此P型單晶電池的需求可望陸續獲得提升。實際上,近期中國已出現單晶電池報價等同于主流多晶電池的情形。
作者: 來源:EnergyTrend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