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實施“兩個替代”要求我們必須從長遠考慮能源電力發展問題,對影響電網規劃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為“十三五”及下一步電網發展指明方向。
作者:
劉開俊
來源:中國能源報
原標題: 關于“十三五”電網規劃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要求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宣布“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電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發電裝機、用電量、電網規模均位列世界第一。但我國能源安全、電力供應、環境污染以及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十分突出,長期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傳統能源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必須走清潔低碳發展之路,實施“兩個替代”,在能源開發上實施清潔替代,以水能、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上實施電能替代,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兩個替代”是解決能源安全、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治本之策,是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部署的關鍵舉措,在世界各國已達成廣泛共識。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實施“兩個替代”要求我們必須從長遠考慮能源電力發展問題,對影響電網規劃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為“十三五”及下一步電網發展指明方向。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電力需求仍將快速增長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保障國民經濟發展需求,能源和電力需求仍將剛性增長,考慮產業轉移、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8萬億千瓦時。
(一)電力需求與經濟同步增長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我國經濟今后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從發展階段看,我國還處于工業化中后期、城鎮化快速推進期,電力彈性系數保持在1左右是合理的。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發展階段一般超過1,甚至超過2。美國、日本、韓國等典型國家經濟增速換檔期,分別出現在1951年、1972年、1996年前后;換檔前10年,電力彈性系數均超過1.3;完成轉型后,電力彈性系數有所下降,但仍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日本在上世紀70-80年代、韓國在2000年前后,電力彈性系數分別為2.7、0.9、1.7。2000年至2014年,我國電力彈性系數是1.1;“十二五”前三年,電力彈性系數為1.02,2014年、2015年用電量增速出現短時突降,“十二五”電力彈性系數下拉至0.78。“十三五”期間,隨著經濟增速觸底回升,用電量增速和電力彈性系數必然隨之反彈。
作者:劉開俊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