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的電站質量問題層出不窮:組件負偏差、電站實地功率預測不準確等,尤其是組件發電效率衰減劇速等問題,光伏電站質量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作者:徐淼
來源:華夏能源網
原標題:315話光伏電站質量:這些問題不解決,光伏行業沒希望!
光伏回暖,“錢途”可期,光伏電站投資再次吸引了業內外大量資本的關注。但在一片叫好聲中,對一個行業的參與者而言,探究其加速生長背后的理性與客觀,應遠比喝彩和跟風更為有力。時值“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我們就一起來談談光伏電站質量問題。
過去的一年里,嚴重的電站質量問題層出不窮:組件負偏差、電站實地功率預測不準確、逆變器高故障率,尤其是組件發電效率衰減劇速等問題屢屢地被媒體見諸報端。
一、光伏電站質量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第三方檢測機構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檢測發現,新疆某8MW光伏電站3178塊光伏組件中紅外成像抽檢2856塊,其中19%存在虛焊熱斑效應。甘肅某10MW光伏電站,抽檢發現高達58%的光伏組件出現功率明顯衰減。
鑒衡認證去年曾對國內32個省市,容量3.3GW的425個包括大型地面電站和分布式電站所用組件進行檢測,發現光伏組件主要存在熱斑,衰減,隱裂,蝸牛紋等一系列問題。結果顯示,425座太陽能電站中,30%建成3年的電站都不同程度出現了問題;由于組件的質量問題有些建成3年的電站設備衰減率甚至高達68%。如果組件一年衰減超過5%,照此速度,5年后這個電站就將報廢。
如此嚴重的質量問題已經為光伏行業敲響了警鐘,解決光伏電站質量問題確實已迫在眉睫。可以預期,伴隨光伏電站的大規模建設,其一,如果將來繼續出現大范圍的質量問題,將導致“災難性”的局面;其二,光伏電站的質量風險也會成為導致金融和保險機構不敢進入光伏行業最直接的原因;其三,如果質量問題上升為安全問題,發電量是0,投資收益都是0——還會有其它風險,你懂的。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了電站質量問題頻出?華夏能源網總結梳理發現,光伏產業的質量是動態的質量,不是靜態的。從太陽能整個產業鏈來說,從各種部件到運輸、生產到設計、安裝、運維,所有環節全部都充滿風險,只解決其中一個部分或幾個部分是不夠的。國電光伏總工程師吳協祥將問題總結為三類:發電量保證、可靠性、運維。也有具備項目實操的業內人士認為“電站問題,90%甚至95%以上是安裝、施工問題”:怎么看待整個產業質量的風險?最最重要就是在施工上,會兩三年以后爆發,十年以后爆發的基本上是材料問題。
作者:徐淼 來源:華夏能源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