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甘肅省首批“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金太陽”無奈“曬太陽”。
作者:姚金楠
來源:中國能源報
原標題:“金太陽”緣何“曬太陽”?
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6月7日,晴,最高氣溫30℃,日出時間5:56,日落20:51。
近15小時日照,在酒泉強生光伏發電科技有限公司3兆瓦光伏電站的主控室內,發電量卻顯示為0。這已經是電站停止發電上網的第7天,關停前一個月,電站的限電比例已達80%。7年前,當南通強生集團董事長沙曉林拿到金太陽光伏發電示范項目的3兆瓦指標時,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短短7年時間,電站卻要面臨關停的窘境。
同病相憐的還有國電電力甘肅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金塔金太陽紅柳洼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電站雖在運轉之中,但今年前5個月,公司已累計虧損123.02萬元,限電比例達到69.68%。
作為甘肅省首批“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金太陽”無奈“曬太陽”。
雪上加霜:低電價+高限電
與目前實施的度電補貼方式不同,按照財建(2009)397號《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由于補貼前置,電站所發電量除自用部分,富余電量及并入公共電網的大型光伏發電項目所發電量均按國家核定的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全額收購。所以,結合甘肅省實際情況,上述兩家“金太陽”電站上網電價均為0.2978元/千萬時(含稅),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補貼。但“全額上網”卻僅僅執行了兩年多就不再推行。
強生光電生產運營總監陳云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酒泉金塔電站建設之初總投資約5700萬元,扣除約2850萬元的財政補貼,該3兆瓦電站公司投資約2850萬元。“當年國家光伏產業初興,與現在相比,電站的投資成本總體偏高,金太陽示范項目每兆瓦的實際投資約合950萬元。而當前即便沒有前期財政補貼,每兆瓦的投資也只需700萬元左右。”按照陳云的計算,當初電站建設的投資成本約為現行水平的1.36倍。而在電價方面,在金塔縣所屬的I類資源區,光伏發電目前享受0.9元/千瓦時的上網價格,約合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3倍。
一面是低廉的上網電價,另一面卻是高額的限電比例,不但全額上網漸成奢望,有時限電比例甚至還會高于其它電站。當前,甘肅省正在推行電量交易制度,參與電量交易的新能源企業可以相應降低限電比例。但國電電力金塔紅柳洼光伏發電站營銷專責李偉告訴記者,目前甘肅省電力市場競爭激烈,電量交易的成交價多為火電標桿電價,很多新能源企業都是將標桿電價全部讓出,僅得國家補貼。而金太陽示范電站由于不享受電價補貼,便很難參與交易,也就難以獲得更多的發電權。
此外,根據國家電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調度處今年4月公布的光伏出力限值規定,在供暖期結束后,光伏電站控制上線由30%額定裝機調整為35%,但未投用有功控制系統的廠站出力上限則為20%的額定裝機。通過有功控制系統,省電網公司可隨時監控和調節各電站的發電和上網情況。陳云告訴記者,電站目前的經營狀況已經難以承擔安裝這一系統80萬元以上的投入,所以被列入了限電80%的序列。
作者:姚金楠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