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應用,如何將這些電能、光能靈活地并入電網并減少對電網穩定性的沖擊,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困擾各方的難題。
作者:王寧 劉峰
來源:張家口日報
原標題: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張家口樣本”
■核心提示:隨著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應用,如何將這些電能、光能靈活地并入電網并減少對電網穩定性的沖擊,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困擾各方的難題。
面對日益突出的可再生能源消納矛盾,近年來,我市創新發展思路,風電供暖、風電制氫、云計算等一批新能源綜合利用工程陸續開工或投入使用,不僅對于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納具有明顯的示范作用,而且對于我市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依托優勢―――
可再生能源遍地開花
我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處京、冀、晉、蒙四省市交界處,是京津冀地區向西北、東北輻射的連接點,境內擁有5條超高壓骨干輸電通道和規劃的特高壓通道,是我國重要的電力輸送通道節點,是目前全國輸送可再生能源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同時,由于毗鄰北京,張家口可充分利用京津等地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為可再生能源新技術研發及規模化應用、產業轉化升級提供支撐。
我市也是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自古就有“壩上一場風,從春吹到冬”的農諺。數據顯示:張家口域內可開發風能資源儲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太陽年總輻射1500-1700千瓦時/平方米,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00萬千瓦,生物質資源年產量200萬以上,豐富的資源條件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我市風電建設起步較早,1998年建成了第一個風電場―――長城風電場,為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我市風電建設從此起步,2005年起,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7年,壩上地區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2009年,又被確定為全國第二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因此,我市成為全國首個雙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2016年第三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項目獲國家能源局批復,總規模683萬千瓦。再次成為全國首個獲得三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地區。目前,全市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743萬千瓦,并網容量713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累計達113萬千瓦,并網84萬千瓦。”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下,張家口作為京津冀的生態涵養區,張家口憑借優越的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資源,把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實現綠色崛起的主攻方向。同時京張攜手舉辦2022年冬奧會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依照“低碳奧運”的理念和要求,將實現崇禮縣奧林匹克中心和其他賽場用電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這一戰略機遇,將張家口建成綠色轉型發展的示范區,將豐富的生態資本轉化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內生能力,為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作者:王寧 劉峰 來源:張家口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