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項目需有電網接入條件和送出能力并落實建設用地,并要求年內開工,否則取消年度指標;對于電網接入或送出能力嚴重受限的地區原則上不批準項目的指標。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電新聞網
原標題:四川引入專家評議 光伏指標陽光分配
近日,四川省能源局在印發的《關于2016年光伏建設規模指標配置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明確提出申報條件:
申報項目需有電網接入條件和送出能力并落實建設用地,并要求年內開工,否則取消年度指標;對于電網接入或送出能力嚴重受限的地區原則上不批準項目的指標。 據記者了解,國家能源局給四川省下達了2016年光伏項目新增建設規模40萬千瓦的指標任務,相比較去年已下降20萬千瓦,而今年實際申報項目規模遠遠超過國家下達的任務,指標由此成了稀缺資源。四川省能源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出臺《通知》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科學合理的分配電站指標資源,進一步加強光伏發電行業管理、規范全省光伏電站建設,推動四川能源結構多元化。
打造“風光水”互補清潔能源基地 提到四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水電,但是四川不僅水能資源豐富,在攀西地區陽光資源也很充足,具有發展光伏電站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中涼山州是該省太陽能資源比較富足的地區,數據顯示,全州年日照時數超過2000小時,年總輻射均值可達5200兆焦耳/平方米,全州光電經濟技術可開發量約500萬千瓦,可謂潛力非常巨大。
記者了解到,雖然光照資源豐富,但是目前攀西地區的光伏發電仍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原因除了建設成本高之外,就是電網接入受限,建設一座大型地面光伏電站一般只需要1~2年的時間,但是,相應配套的輸變電線路,建設一條則需要3~5年,這就造成了送電困難的局面。另外,光伏發電項目受制于土地和建筑面積,比如安裝1萬千瓦大約就需要占地330~350畝左右。
對此,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云華表示,雅礱江上的二灘、錦屏、兩河口三大水庫相當于一個巨大的儲能系統,
流域枯水季正好是風電和光伏多發的季節,水電的快速啟停功能能夠保障風電和光伏的優先送出;相反在雨季,風電和光伏出力減弱,水電正好可以多發甚至滿發。三種清潔能源通過智能化的運行調度系統“深加工”之后打捆外送,將原來波動頻繁發電曲線變成近乎直線的穩定輸出,不僅能夠保障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還能將優質清潔能源輸送到千家萬戶。
據了解,今年3月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宣布,將在雅礱江流域建設我國首個全流域的“風光水”互補清潔能源示范基地,該基地規劃總裝機達到6000萬千瓦,有望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風光水”互補清潔能源示范基地。
為此,《通知》提出:鼓勵利用水庫電站調節能力和送出通道,發展“風光水”互補。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發展“風光水”互補,不僅能夠保證光伏并網實現穩定消納,發揮電站指標資源最大的效用,而且還能解決光伏用地緊張的問題。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