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上市公司的定增和債券發行大多集中在去年,且數額不小。而今年以來,包括定增和發債在內的直接融資企業數目依然很大,這或許與去年秋季之后光伏市場的火爆不無關系,各家公司都在加大電站投入及生產基地建設規模。
原標題:頻頻再融資的光伏企業,資金用途為啥變?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晨雨
光伏上市公司的定增和債券發行大多集中在去年,且數額不小。而今年以來,包括定增和發債在內的直接融資企業數目依然很大,這或許與去年秋季之后光伏市場的火爆不無關系,各家公司都在加大電站投入及生產基地建設規模。
但是,隨著限電、客戶協調及公司經營本身變化等影響,本來募投的項目突然被取消,甚至還有企業一邊說經營“缺錢”要補充流動資金,一邊還在投資理財。
包括債券和股權兩種形式的“直接融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功能之一,解決了企業資金籌措的難題。此外,光伏企業如今在銀行貸款部門并不受追捧,如果一家公司能在A股上市,其品牌影響力也會影響銀行的評判,在短期和長期貸款、授信等方面給予便利。記者統計發現,已做直接融資的光伏企業包括了京運通(601908.SH)、愛康科技(002610.SZ)、向日葵(300111.SZ)、協鑫集成(002506.SZ)、隆基股份(601012.SH)等。
以上市時間較長的特變電工(600089.SH)為例,從1997年6月18日進入A股市場以來,借助于資本市場近20年,總計融資了378.391億元,首發、發債和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額189.17億元,占整體募資額的49.99%;間接融資為189.2179億元(其中新增貸款為60.0259億元,新增長期貸款129.1億元)。
新上市4年多的隆基股份也不例外。短短幾年累計募資額高達45.772億元,除了首發15.75億元之外,股權再融資19.6億元,發債融資10億元。隆基股份也在數年時間從原來并不出名的單晶硅片廠商一躍成為行業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但是,在融資過程中及完成后,都會有各種問題令投資者不解。
近期,京運通接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件,此前進行定增21.55億元的募投項目發生了變更,需上報變更募資投向的具體原因、變更必要性、啟動募投項目時的可行性論證是否充分等內容。
京運通的原計劃是,將募投資金用于嘉興-海寧地區50MW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嘉興-平湖地區50MW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嘉興-桐鄉地區50MW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產300萬套國V高效凈化汽車尾氣的稀土催化劑項目,部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今年7月23日,京運通的一則公告讓投資者有些驚訝,其終止實施部分定增募投項目,并將節余資金5.12億元永久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公告顯示,截至目前,原計劃定增募投的嘉興地區計劃規模合計150MW的三個分布式光伏電站實際只完成109MW,而公司決定不再實施剩余的41MW。
這一幕似曾相識。2015年,隆基股份做了一場定向增發。錢拿到后同樣調整了募投計劃。而愛康科技因部分并網項目變化,也出現了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的情況。
作者:晨雨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