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年新獲批的國家領跑基地開始陸續發布招標文件。據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今后領跑基地的申報越來越多,未來在選擇審批領跑基地的過程中將引入競爭機制,選擇能真正推動技術進步、度電成本降低的地區實施領跑基地建設。
原標題:首個光伏領跑基地為何單晶變“寵兒”?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成思思
近日,2016年新獲批的國家領跑基地開始陸續發布招標文件。據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今后領跑基地的申報越來越多,未來在選擇審批領跑基地的過程中將引入競爭機制,選擇能真正推動技術進步、度電成本降低的地區實施領跑基地建設。
作為國內首個領跑基地,大同領跑基地的建設成果被業內普遍評價為可圈可點,認為其通過競爭性分配項目真正采用“領跑者”產品,對產品高效化趨勢起到了引領作用。在業內開始總結大同基地各項成果及經驗時,一項數據卻多少令人驚訝:經過統計,大同基地組件總安裝量為1016MW,但并沒有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單晶安裝量卻達到了609MW,占到了總安裝量的60%。在領跑基地的引領作用下,今后單晶是否會成為市場王者并成為領跑代名詞?
首家領跑基地單晶安裝份額達60%
雖然自去年開始,尤其是今年以來,單晶大有重回主導地位之勢,但事實上市場仍以多晶為主。據Energytrend統計,全球光伏市場中,多晶組件份額逐步升至50%以上,2014年超過60%,2015年更是高達76%。相反,單晶組件份額則逐漸下降至約30%,2015年更是低于20%。
因此,首個領跑基地的安裝組件中單晶達到60%確實讓人有些意外,但記者在走訪大同領跑者基地項目中,隨處可見的單晶組件也證實了領跑者項目中單晶的份額。
據記者了解,大同“領跑者”確定了10余家組件供應商,其中晶澳太陽能出貨量達到420MW,排名第一,單晶組件供應量為303MW。此外,單晶的入圍者還有英利、天合光能及協鑫等一眾公司。據晶澳相關負責人介紹,晶澳的總意向組件訂單(單晶和多晶總和)一度達600MW左右,但因全球光伏市場火爆、國內又有“6˙30”節點導致的搶裝潮使一線組件供不應求,加之公司很少通過OEM代加工組件,高效組件還需供應日本和歐洲等海外市場,因此產能受限,流失了部分訂單。
于今年領跑基地中單晶組件是否仍將占領主流,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今年領跑基地達到5.5吉瓦規模,將帶來高效產品需求的大幅提升。在首個領跑基地產品高效化的引領下,今年領跑者基地單晶可能會仍然占到較大份額。但另一方面,由于首個領跑基地高效組件供應上確實遇到了拖延,一些業主單位開始考慮今年會選擇多家組件供應商以緩解單個供應商的壓力,而由于能夠實現量產的高效單晶供應商不多,因此單晶能否繼續占據大份額,還得看最后的實際情況。”
作者:成思思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