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里約奧運會以環保為理念和主題,這從側面體現出巴西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北京時間8月14日晚,奧運會女子馬拉松比賽選手跑過一座去年年底剛竣工的里約新地標——位于瓜納巴拉灣沿岸的明日博物館。據稱這棟建筑比傳統建筑節能40%:其電力的9%來自屋頂上方的太陽能電池板。
原標題:里約奧運會:巴西新能源崛起之鑒
來源:中國石油報
作者:王源
剛剛結束的里約奧運會以環保為理念和主題,這從側面體現出巴西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北京時間8月14日晚,奧運會女子馬拉松比賽選手跑過一座去年年底剛竣工的里約新地標——位于瓜納巴拉灣沿岸的明日博物館。據稱這棟建筑比傳統建筑節能40%:其電力的9%來自屋頂上方的太陽能電池板;冷卻系統則通過抽取海水來調節室內溫度;環繞在建筑外部的倒影池用來過濾從海灣抽取和向碼頭近端排放的海水,使海水得到循環利用的同時,還讓人們覺得博物館仿佛漂浮在水上。
事實上,由于傳統能源資源短缺及石油危機給本國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巴西從20世紀70年代便開始積極致力于生物燃料、風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并在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后,一躍成為世界領先的新能源利用大國。
作為全球乙醇燃料第二大生產國和最大出口國,巴西是世界上第一個生物燃料達到可持續利用的國家,也是生物燃料方面的領導者之一。巴西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大部分地區溫熱多雨,土地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適宜甘蔗生長。因此,巴西很早就開始嘗試以甘蔗為原料生產乙醇燃料。
上世紀30年代,巴西開始強制使用含有乙醇的燃油,以乙醇燃料為代表的新能源則真正發展于上世紀70年代。1975年,巴西政府推出“國家乙醇燃料計劃”,推廣以一定比例將汽油和酒精混合的燃料。到1984年,巴西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車已達到汽車總產量的94.4%。
“國家乙醇燃料計劃”通過聯邦政策的協調和調整來刺激新能源市場上的產品供給和需求,采取了直接補貼、規定配額、政府企業統購生物燃料、價格管制及立法干預等多種措施來為推廣生物燃料創造條件。巴西法律明確規定,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所使用的汽油必須添加20%至25%的乙醇燃料。
除了對燃料做出明確的強制性規定,在“國家乙醇燃料計劃”實施期間,巴西還研發出第一代無水乙醇燃料汽車,到21世紀初期已生產這類汽車接近600萬輛。2003年,巴西研發出首輛“靈活燃料”汽車,即可添加任意比例的乙醇和汽油混合物作為燃料的新能源汽車,并迅速獲得推廣應用。
作者:王源 來源:中國石油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