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電力交易中心宣告成立,至此,全國范圍內已成立的電力交易中心數量達到32家。據記者統計,除廣西、福建、海南外,大陸其他省級行政區域均已成立了地方性的電力交易中心。新電改迅速推進并取得一定成果,而參與電力交易活動的各方在交易具體的操作模式上,仍處于探索階段。
原標題:各地電力交易模式仍處探索期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盧彬
日前,重慶電力交易中心宣告成立,至此,全國范圍內已成立的電力交易中心數量達到32家。據記者統計,除廣西、福建、海南外,大陸其他省級行政區域均已成立了地方性的電力交易中心。新電改迅速推進并取得一定成果,而參與電力交易活動的各方在交易具體的操作模式上,仍處于探索階段。
繼售電公司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之后,電力交易中心也已基本完成布局。然而,未來電力交易究竟該以省內、區域還是全國范圍交易為發展方向,每一個省級交易中心究竟在整個交易體系中扮演什么角色,仍然沒有定論。
交易中心缺乏統籌
日前成立的重慶電力交易中心,是國網首家股份制交易機構。據了解,該公司股權結構實行多元化,國網方面出資70%,重慶地區發電、輸電、售電等市場主體與第三方機構占剩余30%。與之類似,南方電網公司于8月末成立的昆明電力交易中心由電網公司相對控股,其中云南電網公司控股50%,華能瀾滄江水電公司、華電金沙江中游公司等發電企業共同參股。
相比以往電網公司獨自成立交易中心的方式,相對控股的模式可以更好地體現電力交易中心的獨立性,而近期獲批的8個省份的電改方案中,也提出將組建股份制電力交易中心作為工作重點。有專家指出,這種情況意味著各地正在與電網公司開展利益博弈,對市場秩序的建立而言是一種進步。
然而,各地電力交易中心實際發揮作用的情況卻不盡相同。
“成立交易中心之后,暫時還沒感覺和之前有什么不同。”一位電網公司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開始,各地相繼制定電力交易中心組建方案,京津冀地區成立的電力交易中心就有5家之多。該名員工表示,除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外,天津、河北電力交易中心在實際的電量交易上仍未發揮實質作用。
四川獲批的電改方案中提出,要推動四川省電力市場、省交易中心向區域電力市場、區域交易中心的轉變。由此也可看出,各地交易機構對于自己在交易體系中的定位也不盡相同。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各地成立的電力交易中心相當一部分只能視作電改推進的一種“基礎設施”。電力交易中心發揮的實際作用大小,一方面取決于各地電改方案的具體推進進度和落實情況,另一方面也受到全國層面統籌情況的影響。“各省交易中心現在基本是孤立的,需要有一個協同機制,相互聯系才能有活力。”該人士稱。
作者:盧彬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