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技術正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中國已超越歐盟,成為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量增長最快、總量第一的國家。隨著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光伏垃圾的回收管理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
原標題:光伏回收,山東能否先行先試?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李沫 童昕
太陽能發電技術正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中國已超越歐盟,成為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量增長最快、總量第一的國家。隨著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光伏垃圾的回收管理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歐盟已于2012年正式將廢棄光伏組件納入了電子廢物管理的范疇,但中國目前關于光伏垃圾回收的政策尚處于討論之中。山東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中發展光伏產業具有一定優勢,生產和應用都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更需將此問題納入產業發展的通盤考慮之中。
2020年后,中國光伏垃圾產生量將顯著增加
光伏組件包括晶體硅組件和薄膜電池,光伏板的設計壽命一般被定為25年,實際運行年限可能更長。這個特點,導致光伏組件從大量采用到大量廢棄的時間周期較長,而現在,這個周期已不遙遠。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國際能源署光伏系統項目的報告,2014年,廢棄的光伏組件還不到電子垃圾的千分之一;而到2050年,則會達到0.78億噸,全球商品市場價值將達到150億美元。該報告的作者之一、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加文·希斯博士曾向媒體表示:“光伏組件的垃圾量在未來不久將大幅增加,因此,我們建議各國現在就開始準備。”
中國作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光伏大國,光伏垃圾的問題也已日漸顯現。2008以前,中國光伏產品主要面向出口市場,在歐洲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激勵下,光伏組件生產能力快速增長。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和光伏市場競爭加劇,自2009年以來,中國持續出臺光伏發電應用的鼓勵政策,以啟動國內市場。數年間,不但集中式電站在許多地方大規模普及,分布式并網發電的推廣力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底,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4318萬千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光伏組件的廢棄量也將快速增長。
國家“十二五”期間,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研究部承擔了國家863課題子任務“光伏設備回收與無害化處理技術研究”,這是我國目前為數不多的國家級相關研究。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后,中國光伏組件的廢棄量將開始顯著增加:在電站運行維護良好的情況下,到2034年,光伏組件的累計廢棄量將達到近60GW;而在電站運行維護狀況一般的情況下,累計廢棄量將超過70GW。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進一步測算的結果則表明,到2030年,中國廢棄的光伏組件可以產生145萬噸碳鋼、110萬噸玻璃、54萬噸塑料、26萬噸鋁、17萬噸銅、5萬噸硅和550噸銀。
作者:李沫 童昕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