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展定位看,光熱發電是戰略性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其規模化應用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可以通過技術可行、成本相對低廉的儲熱系統實現按電力系統需求發電,既可以作為基礎支撐電源,也具備一定的靈活調節能力。
原標題:時璟麗:光熱發電未來在于練好內功
來源:中國電力報
作者:徐秋玲
近期最重要的是推進光熱發電示范項目
記者:您一直對光熱發電政策有所研究。在對我國光熱的近期和遠期研究中,有什么可以分享的成果?
時璟麗:對于近中長遠期光熱的發展,我們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和情景設計,規模預期跟基礎條件密切相關。就近期看,我國最重要的是推進示范項目,在首批光熱發電項目建成運行后,對光熱發電未來在具體時間點的發展規模、路徑就能有更明確的預期。從發展定位看,光熱發電是戰略性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其規模化應用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可以通過技術可行、成本相對低廉的儲熱系統實現按電力系統需求發電,既可以作為基礎支撐電源,也具備一定的靈活調節能力,既可以獨立發電,也可以熱電聯產,還可以直接替代現有煤電機組中供熱源,是未來重要的清潔的替代能源。光熱發電規模化應用對緩解我國西部和北部風光限電問題、共同組成清潔能源系統有重要作用,對促進地方經濟和緩解鋼鐵、水泥等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問題也有重要作用。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我國光熱發電現狀的?
時璟麗:我們認為,國內光熱產業目前正蓄勢待發。在制造端,槽式、塔式、菲涅爾式等技術的主要部件,我國多家企業擁有生產線和具備產能。在應用端,一些光熱發電先鋒項目的建成,對國內光熱發電產業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可為各類光熱發電和系統集成、運行技術在中國不同地區適應性進行初步驗證,為項目建設探索有益經驗,為支持政策制定提供切實支撐,真正帶動全產業的起步和發展。說到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其重要意義就在于示范。一是對國內不同地區、不同應用領域的各類光熱電站的適用性進行技術示范,探索適合于不同地區太陽能、水、土地等資源條件以及電力系統特性和需求的光熱發電應用模式。二是通過示范,創造一定規模的國內市場,從而帶動產業成長,尤其是自主創新技術和裝備的產業化。三是以示范項目解決產業和政策互相等待的問題。
電價是啟動光熱發電市場堯促進產業發展的基石性政策
記者:您認為袁電價對我國光熱發電的重要性到了什么程度鑰?
時璟麗:電價或度電補貼政策對可再生能源發電是最重要的促進政策,尤其是在當前光熱發電這樣一個起步和成長中的產業和市場而言,明確的相對穩定的電價政策是必須的。當然,并網消納、金融、土地堯、稅收等對光熱發電發展也十分重要。應結合光熱發電產業自身特點積極爭取。但就政策支持體系建設來說,電價是這一支持體系的基石性政策遙。
記者:電價高低對我國光熱首批示范項目的影響程度如何?
時璟麗:影響程度存在不確定性遙。除電價外,其他政策也對示范項目有影響遙。更重要的是,在電價以及相關政策平臺初步建立后,光熱發展取決于國內該產業真正的能力和實力,即產業的內功水平遙。只要電價在相對合理的范圍內,就會有制造企業投入、開發企業投資以及較為先進和相對成熟的項目推出。過高或過低的電價都應盡量避免袁,如果電價過高,有可能吸引不成熟技術、無前期儲備的企業盲目進入投資,短期內可能市場繁榮,但最終會損害整個光熱產業。
記者:近兩年,您除了關注光熱電價政策,還對其他經濟政策有研究鑰?
時璟麗:相對于風電和光伏,光熱發電的經濟政策制定條件和外部環境更為復雜。從光熱發電產業自身特點看,除了太陽能資源、土地、工程建設、并網消納條件外,儲能系統、補燃問題、廠用電等在確定電價時也應該審慎考慮。從國際價格政策看,近幾年光熱項目電價呈現穩步下降趨勢,顯示光熱產業技術在持續進步。從國內環境看,近期國內能源和電力價格處于低位,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光熱電價首先應滿足啟動和發展國內光熱發電市場的需求,其次應考慮與其他電源之間的比價關系、光熱發電出力有一定調整能力的作用等。此外還應考慮在電改、推進電力市場化以及創新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機制的新形勢下,光熱發電發展定位和發展初期政策的明確性和穩定性。
作者:徐秋玲 來源:中國電力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