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光伏市場,將是由需求側和供給側共同驅動的市場。接下來,我國光伏企業應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推動我國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出席“光伏十年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時說。
原標題:“領跑者”計劃該如何領跑行業?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成思思
“未來的光伏市場,將是由需求側和供給側共同驅動的市場。接下來,我國光伏企業應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推動我國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出席“光伏十年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時說。
隨著2016年步入尾聲,國內光伏行業在一絲涼意中企盼著來年的春意。回首2016年,光伏行業最受人關注的仍然是為新能源領域供給側改革提供較為成熟樣板的光伏“領跑者”計劃。隨著第二批項目的實施推進,光伏“領跑者”計劃也將從焦點和質疑中發展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強大動力。
降本增效成行業重點
2015年,隨著《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出臺,“領跑者”計劃進入公眾視野,之后首個“領跑者”示范基地落戶大同。2016年,第二批“領跑者”計劃不僅強調了技術先進性,還增加了競價上網的內容,對光伏領跑技術基地采用招標、優選等競爭性比選方式配置項目資源。將電價作為主要競爭條件,這要求投資主體在保證技術先進性的前提下具備了價格優勢。目前來看,“領跑者”實施一年多以來,該計劃對行業降本增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通過‘領跑者’計劃,在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價格銜接、管理政策銜接上起到央地關系有效協調、產業政策和企業發展有效協調的作用。‘領跑者’基地一方面可以推動技術進步,另外一方面促進成本下降。”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霽雪說。
自2015年推出“領跑者”計劃之后,電池、組件效率開始出現迅速突破,金剛線切割、PERC技術等成為行業熱詞,得到更多的企業嘗試與認可,與此同時,之前甚少企業介入的IBC、HIT以及MWT等高效電池技術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和投入。
根據統計,從首個“領跑者”大同基地的供貨情況分析發現,大同基地組件總安裝量為1016MW,單晶安裝量達到了609MW,單晶組件的安裝量占到了總安裝量的60%,除了晶澳太陽能,新晉單晶巨頭樂葉光伏,憑借母公司隆基股份也成為了組件供應商的最大贏家。此后,之前以多晶為主要產品的大組件廠商,例如晶科、天合光能、協鑫等都逐步擴大了其單晶產線的布局。
作者:成思思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