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6日召開的“光伏行業2016年發展回顧與2017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對外發布了《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
作者:王爾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2017年光伏預計新增裝機20-30GW 全面推行競價上網
光伏行業“十三五”期間的發展路徑日漸清晰。
在2月16日召開的“光伏行業2016年發展回顧與2017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對外發布了《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以下簡稱《路線圖》).
《路線圖》根據 2016 年產業情況,預測了 2017、2018、2020、2022 和 2025 年的發展目標。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截至2016年底,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GW,其中地面電站30.3GW,分布式電站4.24GW,累計裝機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其中新增裝機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2017年的新增裝機容量約為20-30GW.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調研員邢翼騰表示,如果說“十二五”光伏行業最主要任務是擴大規模,“十三五”期間單方面擴大規模會放到次要位置,最主要是通過規模擴大推動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擴大多元化應用,降本增效,充分發揮國家補貼的作用。2017年將全面實施競爭方式配置光伏電站項目,以促使成本降低。
光伏應用市場“雙變換”
王勃華介紹,2016年光伏行業的制造端呈現出規模繼續擴大、成本持續下降和技術不斷進步的特點。
具體來說,在多晶硅方面,中國2016年全年產量約19.4萬噸,同比增長17.6%,全年太陽能級多晶硅進口量約13.6萬噸(含硅錠),部分企業成本已降至70元/kg以下,新建5000噸級電子級多晶硅工廠,高品質產品已在半導體領域批量應用;在硅片方面,全年產量逾63GW,同比增長31%以上,每片加工成本降至1.4元以下,多晶的金剛線切應用加快,單晶投料量加大,拉速也在提升。
在電池片方面,2016年全年產量逾49GW,同比增長19.5%以上,部分企業加工成本已降至0.5元/w以下,PERC、黑硅等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單多晶效率分別達到20.5%和19%;組件方面,去年產量逾53GW,同比增長15.7%以上,連續10年全球第一,部分企業加工成本降至2.45元/w以下,半片、MBB、疊瓦等技術不斷涌現,組件生產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
作者:王爾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