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扶持下,我國光伏產業近年來發展持續向好,新增裝機量連續4年居全球首位;但也暴露出補貼缺口逐年擴大、難以維系的短板。
作者:王軼辰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連續4年居全球首位后——
光伏業從“搶地盤”轉向“練內功”
2月28日,航拍下的江西新余市分宜縣陸輝公司裝機容量7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氣勢恢宏。近年來,新余市因地制宜發展“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和“林光互補”等光伏電站項目,目前已有江西瑞晶公司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等5個項目上網電價獲批。 趙春亮攝
在政策扶持下,我國光伏產業近年來發展持續向好,新增裝機量連續4年居全球首位;但也暴露出補貼缺口逐年擴大、難以維系的短板。要擺脫補貼“依賴癥”,下一步必須通過全面實行競爭性項目分配、發展分布式光伏及多元化光伏應用等,推動光伏產業提質增效、降低成本——
近期,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預測,2016至2020年間全球光伏市場將以9%的復合增長率繼續擴大市場規模;2017年,中國預計新增裝機量可達到20吉瓦至30吉瓦,繼續領跑世界光伏產業。專家表示,雖然光伏產業增長穩健,但在電價下調、補貼拖欠、限電、用地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下,我國光伏產業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也日益增多,下一步須解決降本增效問題。
新增裝機連續4年居首
2016年,在國內光伏上網電價調整帶來的搶裝效應以及印度等新興市場快速崛起帶動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持續向好,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從光伏應用方面看,2016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為34.54吉瓦,連續4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新增裝機量的47%。”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對《經濟日報》記者說。
具體來看,2016年,我國多晶硅產量約19.4萬噸,同比增長17.6%,全年太陽能級多晶硅進口量約13.6萬噸(含硅錠);部分企業成本已降至70元/千克以下;新建5000噸級電子級多晶硅工廠,高品質產品已在半導體領域批量應用。硅片方面,2016年產量超過63吉瓦,同比增長11%以上,每片加工成本下降至1.4元以下。
王勃華透露,隨著產量增加、成本下降,2016年成為光伏企業近幾年中盈利最好的一年,上中下游光伏企業2016年毛利率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例如,多晶硅和硅片領域領先的大全集團、保利協鑫兩家企業均實現30%毛利率,電池組件制造企業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能源的毛利率分別為17.6%、18%和20%;逆變器制造企業陽光電源的毛利率也達到26%。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市場布局、結構雙轉換趨勢日趨明顯。市場布局方面,由于西北地區新能源限電問題,大規模新增裝機由原來的西北部向中東部轉移。2016年,中東部9個省份新增裝機超過1吉瓦,全年西北之外地區新增裝機占全國新增裝機比重達72%。市場結構上,光伏新增裝機由原來占絕對多數的地面電站向分布式電站轉變。2016年8月份以后,分布式光伏電站每月并網量占比均在50%以上。
在裝機規模帶動下,光伏發電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大幅提升。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李瓊慧表示,2016年,全國太陽能發電6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太陽能發電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由2011年的0.01%提高到2016年的1.3%。
作者:王軼辰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