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似乎都想回歸中國資本市場。原因無他,中國光伏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的估值遠遠低于其實際價格,而企業又想提升市值,自然回歸A股成了最佳選擇。
作者:李海濤
來源:前瞻網
原標題:紐交所光伏企業要退市 這些人究竟打的什么算盤
日前,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似乎都想回歸中國資本市場。原因無他,中國光伏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的估值遠遠低于其實際價格,而企業又想提升市值,自然回歸A股成了最佳選擇。
就光伏產業的發展歷程來看,雖然近年來歐美等國的“雙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不少布局歐美的企業都深受其害。但是投資者們也不必悲觀,“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反而為光伏產業打開了另一扇窗:沿線國家對電力的熱切期望,清潔能源的重要意義,都讓光伏企業紛紛涌向這些地區。
光伏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走下了神壇,價格也較為親民。并且,由于發電技術的改進其發電可靠性也有了保障,因此備受沿線國家的青睞。
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光伏企業已經在沿線20多個國家設立了工廠。
縱觀全球,光伏市場依舊增勢迅猛,美國、日本、歐洲的新增裝機容量仍舊保持在每年10GW左右。新興市場如東南亞、拉丁美洲諸國的裝機規模也快速提升。并且,在部分國家,由于對光伏產品補貼下調的預期,更是掀起一陣搶裝熱潮。
然而新興市場如印度,卻在大力推動光伏產業的發展,隨著該國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融資手段的日趨完善,其龐大的市場體量很有可能會成為產業另一個增長點。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一風口也需要積極把握。
另外,近年來全球多晶硅產量持續上升,總產量已經將近40萬噸。我國多晶硅企業更是全力開動產能。多晶硅供應的充足,使得光伏產品的原材料成本得以降低,與之對應的企業毛利率水平則開始提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產業投融資前景及戰略分析報告》的分析,當下我國光伏產業鏈中,組件企業的銷售收入在2015年增長了8%,凈利潤增幅更是接近10%。
這些都為光伏產業投資帶來了信心,而且光伏產業整體趨向好轉,組件價格下降更是使發電成本降低,甚至達到平價上網。因此在下游市場的刺激下,全球組件產量更是有望大規模增長。
另外,近來我國光伏企業的生產工藝水平也不斷提升,光伏組件封裝以及抗光致衰減技術也不斷改進,也為產業發展帶來了保障。不過對于產業來說,技術路線單一化程度偏高,產業后續發展隱患明顯等問題也逐步凸顯,這些問題還需要企業加強注意。
作者:李海濤 來源:前瞻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