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結束的“構建光伏領跑生態系統”2017年第四屆廣東省分布式論壇上,有關企業家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官員在發言中對分布式光伏市場發展信心十足,認為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未來發電量有望達到6萬億度,雖然目前地面電站新增絕對量仍大于分布式,但2020年后,廣東等東部省份將以分布式光伏為主。 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認為,
在日前結束的“構建光伏領跑生態系統”2017年第四屆廣東省分布式論壇上,有關企業家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官員在發言中對分布式光伏市場發展信心十足,認為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未來發電量有望達到6萬億度,雖然目前地面電站新增絕對量仍大于分布式,但2020年后,廣東等東部省份將以分布式光伏為主。
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認為,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空間巨大。“中國農村所有的屋頂大概有2億戶,假設每戶裝5000瓦光伏系統的話,一年的發電小時可以達到1-1.5萬億度,此外還有大量的工商業屋頂,加起來發電量應該可以達到3-4萬億度電”。如此推算,高紀凡認為,中國分布式光伏市場未來具有發6萬億度電的承載能力。
“以前行業預測是,到2015年國內太陽能(14.280, 0.19, 1.35%)發電裝機能達到5GW,2020年裝機到20GW,但現在實際情況怎么樣?到2015年裝機就已經超過了50GW,到2020年,雖然現在國家能源局定的目標是超過110GW,但今年可能就會接近100GW”,高紀凡認為,按照現在裝機量每年增長25-30GW的速度,到2020年國內光伏發電裝機量預計會有200GW。
廣東省能源局新能源產業處樊俊林在發言中介紹了廣東光伏市場的情況。他表示,廣東光照資源比較豐富,尤其是湛江、陽江和粵東汕尾地區資源較好,廣東全省平均有效利用小數約1000小時。
此外,廣東的工業電價較高,在全國僅次于上海,還有大量屋頂資源,廣東全省各類園區近200個,每年新增建筑屋頂面積超過8000萬平方米。而且,廣東降水比較豐沛,可降低電站運維成本。
樊俊林介紹,目前廣東的分布式光伏建成項目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截至2016年底,廣東全省累計建成投產的光伏總裝機是160萬千瓦,近5年平均增長了110%,特別是2016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其中分布式光伏90萬千瓦,位于江蘇、浙江、山東之后,在全國排第四位。
截至目前,廣東累計備案光伏電站400萬千瓦,累計列入年度指標的是300萬千瓦,已建成光伏電站70萬千瓦,在建項目145萬千瓦,今年6月30日前可建成投產約100萬千瓦。
他還表示,廣東省在推動光伏發電發展方面采取了多項措施,包括:
簡化項目管理,實行網上備案,只要達到要求基本上一周就可以辦好備案證;爭取國家支持,特別是光伏電站,2016年在50萬千瓦基礎上爭取國家支持增補100萬千瓦;協調推進并網,目前送出沒有問題,沒有棄光現象;資金扶持,廣東省有補貼資金,廣州、佛山、東莞出臺了市級補貼政策。
廣州市發改委彭柳青在發言中介紹,2014年以來廣州市加大了對光伏發電的財政支持力度,每瓦裝機補貼0.2元,單個項目最高補貼金額為200萬元,對于發電量,按照每度電0.15元的補貼標準,從2014年計起,單個項目最長享受補貼資金時間為6年。她透露,2016年廣州市已確定1200萬元財政補貼資金有待下達。
樊俊林在發言中表示,“十三五”期間,新增裝機容量中,分布式光伏將保持平穩增長,光伏電站的增量將逐步減少,但光伏地面電站的新增規模絕對量仍然大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廣東省的規劃目標,2020年全省光伏裝機量是400萬千瓦以上,爭取達到600萬千瓦”,“2020年后,廣東光伏發電將以分布式為主”。
作者:劉麗麗 來源:新浪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