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個光熱示范項目組織了EPC承包商及部分關鍵設備的招標事宜。從目前的招標情況來看,國內廠商的參與機會和中標概率遠大于海外企業(yè)。其原因為何?在此環(huán)境下,留給外企的市場空間還有幾何? 國產化是光熱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性要求 早在2015年示范項目申報之時,項目申報方填寫申報材料時參照的《太陽能熱發(fā)電示
近期,多個光熱示范項目組織了EPC承包商及部分關鍵設備的招標事宜。從目前的招標情況來看,國內廠商的參與機會和中標概率遠大于海外企業(yè)。其原因為何?在此環(huán)境下,留給外企的市場空間還有幾何?
國產化是光熱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性要求
早在2015年示范項目申報之時,項目申報方填寫申報材料時參照的《太陽能熱發(fā)電示范項目實施方案編制要求》就將“國產化率”作為項目后續(xù)參與評審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該要求雖然未定義明確的國產化比例,但其明確要求項目方對設備國產化率進行描述,特別強調對聚光集熱設備的國產化率進行說明,甚至要求對項目采用的部分關鍵技術設備如吸熱器、集熱管、反射鏡、泵等分別說明采用的是否為國產產品。
“國產化”作為國家首批光熱示范項目評審的重要指標之一,傳達出了明確的政策導向。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此表示,此次示范項目建設是帶有國家技術條件、要求和數(shù)量限制的產業(yè)化示范,并非完全市場化。要籍此推進國內設備制造產業(yè)化。即申報單位不能從國外進口全套設備來競標,而是要與國內設備制造體系相配套,關鍵技術設備必須是國產,申報單位競標必須說明技術、設備來源。
2016年9月,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副處長邢翼騰在電價落地后,更明確指出了光熱發(fā)電下一步發(fā)展的5個方向,首要方向即是提高國產化率,“要通過示范項目建設,總結積累建設運行經驗,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和政策環(huán)境,驗證國產化設備和材料的可靠性和性能指標,盡可能提高國產化率,形成多項核心設備的自主知識產權,培育和增強系統(tǒng)集成能力,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國內的制造產業(yè)鏈。”
由此來看,對國產化的要求是我國光熱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性要求。同時,采用國產技術和產品在成本方面一般情況下要遠低于采用進口技術或產品。在政府層面對示范項目建設的國產化率指導性要求和項目方盡最大可能降低項目建設成本的需求之下,盡可能地國產化成為光熱示范項目方的普遍選擇。
首批示范項目建設需海外技術咨詢服務支持
截止目前,包括龍騰玉門50MW槽式電站、中海陽玉門50MW槽式電站、中核龍騰烏拉特中旗100MW槽式電站、中電工程哈密50MW塔式電站和國華玉門100MW塔式電站等項目均已展開對EPC、OE、設計等的公開招標,均無一例外對投標人的國籍作出限制,且不接受聯(lián)合投標。只有中廣核德令哈50MW槽式項目的OE和基礎設計招標允許境外注冊公司投標,且最終中標單位均為外企。而采用亞行貸款是該項目部分招標項必須面向國際(亞行成員國)招標的根本原因。
“中國光熱項目的開發(fā)模式與南非、摩洛哥等地不同,中國政府對中國企業(yè)的傾向性較為明顯。我們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方式,應該是與中國相關方聯(lián)合,為中方提供技術支持,而通過與中國的設計院聯(lián)手,也可彌補我們在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資質要求上的不足。”包括Abengoa、WorleyParsons、EA等外企在接受CSPPLAZA記者采訪時均表達了類似觀點。
作者: 來源:CSPPLAZA
責任編輯:wutongyufg